天下为公(汉语成语)

天下是大家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当成一家的私有。后指国家的一切都属于人民。

释义

原指不把君位当成一家的私有,后指国家的一切都属于人民。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例句

万古千秋业,天下为公器。(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诗)

起源

天下为公是孙中山、廖仲恺先生的指导思想,意思有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只有实现天下为公,彻底铲除私天下带来的社会弊端,才能使社会充满光明,百姓得到幸福。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也指天下公平。

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既是个人修养之要,也是社会公德的最高原则。所要求的是关心他人、扶危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追求平等、公正,视公共利益高于一切。最高境界是在义利相矛盾、相冲突的情况下,以“义”为重,“先义后利”乃至“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的自我牺牲。

该文章由作者:【克里米亚检察官】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