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舟600飞机(首架“中国造”新型涡桨支线客机)

中国新舟600飞机是历时3年研制成功的首架“中国造”新型涡桨支线客机。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旗下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下线。新舟600是我国目前制造出的最先进的涡桨客机,单次满油的最远飞行航程可达3000公里以上。这是一航西飞实施新舟飞机系列化发展、国际化开拓、冲击涡桨支线飞机世界第一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继新支线飞机总装下线后中国民机发展的又一件大事。中国一航总经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筹备组组长林左鸣在下线仪式上称,新舟600拟在9月底首飞,2009年下半年完成适航取证工作,并交付给首个用户———四川省广汉市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作为更适合于800公里以下航段飞行的中国“新舟”600飞机,以其优越的性能、低廉的运营成本、安全可靠性,将是极好的候选飞机,将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前景乐观。

中国新舟600飞机(首架“中国造”新型涡桨支线客机)

研发背景

新舟600飞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继新舟60飞机后研制的新一代支线涡桨飞机,是中国民机参与海内外市场竞争的又一拳头产品,也是中国民机产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与新舟60飞机相比,新舟600飞机突破了机身修形选型设计、门梯合一登机门研究、内装饰工业化制造技术研究等多项技术难题。

在研制过程中,通过对结构、综合航电系统、舱门布置、内装饰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全新设计与制造,较大地提升了飞机的抗疲惫性、维修性、使用性和恬静性。此外,新舟600飞机可在短跑道以及土跑道、沙石跑道上顺利起降,具有起飞距离短、节油性能好的特点,飞机机身重量更轻,可靠安全性更高,寿命循环成本大大降低。

新舟600飞机于2006年正式立项,2008年10月首飞成功,历经18个月的试验验政,完成了国内首次的湿跑道科目试飞,填补了多个中国民机研发、试验科目空白,满意了获颁飞机型号合格政的各项要求。民航局在整个审定过程中,本着保政飞机使用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国产民机发展的原则,对飞机的整个研制过程进行了严格的审定。

2008年11月4日,中航工业西飞与民航飞行学院、幸福航空公司签订了合同和意向订单,其中2架确认订单和10架意向订单。最近,首架新舟600将交付民航飞行学院。

新舟600飞机采用了玻璃化座舱和更加舒适、人性化的客舱布置,对飞机的结构、系统的维护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综合故障诊断系统,增加了跨海飞行的能力,满足了东南亚、南太等岛国运营的需求。改进后的新舟600飞机从维护性、操控性、使用经济性、乘坐舒适性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同类飞机的先进水平。

研制记事

一、立项

1、2005年9月,国防科工委在北京组织了《新舟60飞机改进型研制项目建议书》评审,项目建议书通过评审。

2、2006年4月27日,国防科工委批复了项目建议书。

3、2007年12月6日,国防科工委在西安召开了《新舟60飞机改进型研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可研报告通过评审。

4、2008年3月5日,工信部国防科工局批复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研制

(一)设计

1、2006年6月,完成了飞机结构改进设计。

2、2006年5月,完成飞机动、静载荷计算,全面按照CCAR-25部R3版完成飞机载荷计算。

3、2007年8月,完成了内装饰改进设计。

4、2007年9月,完成了综合航电改进系统结构安装图和原理馈电图设计。

5、2008年1月14日,中国民航总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在西飞主持召开了MA600型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TCB)会议,会议确定了型号合格审定基础和审定计划,确定了审查组和专业审查小组的成员。

(二)工艺

1、2006年1月,完成了飞机研制工艺总方案编制和评审。

2、2006年10月,完成新舟60飞机改进型前、中段机身装配协调方案编制和评审,前、中、尾段机身装配协调图表、零件制造协调图表的编制和评审。

(三)试制生产

1、2006年10月,开始静力试验机毛坯、零件投入,2007年4月份零件配套,开始部装。

2、2007年1月,开始首架新舟600飞机毛坯、零件投入,2007年7月零件配套,开始部装。

3、2008年6月29日,首架新舟600飞机总装下线。

三、试验

1、2007年7月27日,新舟600飞机静力试验机交付。

2、2008年10月9日,新舟600飞机在西安阎良首飞成功。

3、2009年12月18日,新舟600完成型号合格审定试飞。

四、进入批量生产

2010年12月,新舟600飞机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可以正式进入批量生产。

五、交付使用

2010年12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新舟600飞机首次交付用户,这架新舟600飞机是中国民航学院订购的,将用来教学和训练。

在第八届珠海航展上,老挝政府订购了两架新舟600飞机。中国民航学院也签订了两架新舟600飞机的销售合同,17日交付的是第一架。

六、投入使用

2011年3月26日上午,由西安飞机国际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工业西飞)最新研制的新舟600飞机正式投入使用,接替我国最后一架运七100飞机,运七100的退役和新舟600的首飞,可以被看作是我国新老两代国产民用飞机的交替。

设计亮点

相较于新舟60飞机,新舟600飞机采用了许多全新的设计与改进,在结构设计、综合航电系统设计等方面,亮点频现,性能卓越,具备更加强劲的市场竞争优势。

飞机结构设计更科学合理,经济寿命提高到60000飞行小时。为提高新舟600飞机的疲劳寿命,设计师们通过对新舟600飞机整机结构分析看,改进结构,特殊是对机身13长桁处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多次进行结构选型疲劳模仿对比试验,最终确定方案并实施。改进之后,新舟600飞机的经济寿命提高到60000飞行小时,不但实现了预期目标,还加大了可检修区域,使飞机的维护维修更加便捷。新增加的中心故障诊断系统,使故障诊断更加快速正确。

新舟600飞机则与国外主流支线飞(fei1 ji1 ze2 yu3 guo2 wai4 zhu3 liu2 zhi1 xian4 fei1)机如ATR72、D-328保持一致,采用了门梯合一的登机门,将原有前、后服务门、后货舱门由内开式改为外开式,使新舟600飞机具有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综合航电系统的全面升级。新舟600飞机采用国际先进的由5个综合显示器组成的综合航电系统,利用数据总线技术、信息综合技术、智能化传感器等先进技术,使航电系统具备了综合化、信息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的几大优势,实现了机载电子设备综合显示、集中控制和信息的综合治理与共享,提升了飞机的驾驶性能和使用维护性。

内装饰较之新舟60飞机有很大的提升。不只从人性化设计角度出发,对飞机的客舱、遮光板、行李箱等进行了全新的精化设计,提高了客舱内装饰的整体视觉效果,为乘客提供了更加安全舒服方便的乘坐空间。

标准进行设计,使新舟600飞机的研发理念、研发过程、研发标准等方面与国际先进的飞机制造厂商保持一致。同事,按照国际标准,重新编制了运行类与维修类手册,可极大地方便客户维护,为飞机提高出勤率创造了条件标准进行设计,使新舟600飞机的研发理念、研发过程、研发标准等方面与国际先进的飞机制造厂商保持一致。同事,按照国际标准,重新编制了运行类与维修类手册,可极大地方便客户维护,为飞机提高出勤率创造了条件。

除此之外,新舟600飞机在设计上更加注意飞机安全和飞行安全,通过整机减重,使得起飞距离更短,安全性更高,系统的维修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新舟600飞机还增加了飞机120分钟ETOPS(延伸航程运行)的能力,使飞机具备了单发远航程运行的能力,为航空公司开辟更多的跨洋航线奠定了基础,这些设计改进为新舟600飞机注入了新的市场竞争优势。

突出特点

新舟600飞机正在跻身世界先进涡桨支线飞机行列。比起新舟60,新舟600飞机的经济寿命提高到60000飞行小时,不但实现了预期目标,还加大了可检修区域,使飞机的维护维修更加便捷。而最能体现新舟600飞机先进性能的,还有综合航电系统的全面升级。

新舟600飞机采用国际先进的由5个综合显示器组成的综合航电系统,利用数据总线技术、信息综合技术、智能化传感器等先进技术,使航电系统具备了综合化、信息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的几大优势,实现了机载电子设备综合显示、集中控制和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共享,提升了飞机的驾驶性能和使用维护性。

新舟600飞机的内装饰较之新舟60飞机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从人性化设计角度出发,对飞机的客舱、遮光板、行李箱等进行了全新的精化设计,提高了客舱内装饰的整体视觉效果,为乘客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方便的乘坐空间。

除此之外,新舟600飞机在设计上更加注重飞机安全和飞行安全,通过整机减重,使得起飞距离更短,安全性更高,系统的维修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新舟600飞机还增加了飞机120分钟ETOPS(延伸航程运行)的能力,使飞机航程达到3000公里以上,并且飞机具备了海上救生能力,为航空公司开辟更多的跨洋航线奠定了基础。

新舟600飞机的设计服役寿命达到60000飞行小时,噪音水平降低2~3dB(分贝),服务门和货舱门为外开式,可以满足特殊用户对跨海飞行的选装需求。

改进项目还包括整机减重近300公斤,缩短了起飞距离,增加了商载,节油性能更加优良,有效提升了飞机运营的经济性。

停放在总装车间的新舟600飞机在巨幅国旗的衬托下精巧俊美,白色的机身,蓝色的尾翼,机翼两侧各悬挂着一台涡桨发动机,这是中国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自主研制、生产的新型涡桨支线飞机,也是我国民用航空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又一个拳头产品。

新舟600是此前中国研制生产的新舟60飞机的改进版,它通过结构改进、综合航电系统改进、舱内环境、舒适程度提升,以及新增加跨海飞行能力等创新和改进,达到了国际同类先进飞机的性能水平,特别适合距离在800公里以下的中短途支线运输。它每座的运营成本比涡轮喷气飞机低40%左右,靠一边的单桨发动机就能在跑道上起飞降落,安全性和节能性都很高:

一、结构改进。对“新舟”60飞机机身13长桁处进行外形结构的改进,大幅度提升了机身结构的疲劳特性,并改善了飞机维修性。同时,采用门梯合一的登机门,并将原有前、后服务门、后货舱门由内开式改为外开式,与国际一流的支线飞机同步,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二、综合航电系统改进。机载电子设备采用国际先进的由5个综合显示器组成的综合航电系统,实现机载电子设备综合显示、集中控制和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共享,提升了飞机的驾驶性能和维护性能,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三、内装饰和生活设施改进。“新舟”600飞机从人性化设计角度出发,对飞机的客舱、遮光板、行李箱等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提高了整体客舱内装饰的效果,为乘客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舒适、方便的乘坐空间。

四、双发延程ETOPS改进。“新舟”600飞机增加了飞机120分钟ETOPS(延伸航程运行)的能力,使飞机航程达到3000公里以上,并且飞机具备了海上救生能力,为航空公司开辟更多的跨洋航线奠定了基础。ETOPS功能对飞机的动力系统、通讯系统设计有更严格的要求,其适航验证在中国尚属首次。除此之外,改进项目还包括整机减重,缩短了起飞距离,增加了商载,节油性能更加优良,有效提升了飞机运营的经济性。

五、涡桨客机具有成本低廉的特点,必将受到用户的拥戴。燃油消耗在支线飞机的直接使用成本中大约要占到30%,而螺旋桨发动机具有明显突出的节油特性,可以为航空公司有效地降低燃油成本。

六、同喷气客机相比,涡桨客机生产成本低。例如,新舟600飞机尽管引进了技术先进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使用了大量的国外机载电子设备和成品,但在质量、性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飞机价格只有国外同类支线飞机的2/3左右,营运成本比国外同类支线飞机低10%-20%。

七、喷气客机对机场跑道质量和环境条件有较高要求,而涡桨客机所需机场跑道一般较短,可以在土质、草皮、泥结碎石等简易跑道上起降,具有良好的机场适应性。

八、机票价格低。支线航程飞行时间一般在一小时左右,多数乘客比较关心票价。相比之下,涡桨客机可以降低航空公司运营成本,从而就有了降低机票价格的空间。

市场预测

随着国际燃油价格的上涨,经济性与舒适性并重的涡桨支线飞机市场需求出现了较大增长。据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预测,今后5年内,国内70座以下支线飞机将在现有基础上净增100架左右,总数达到200架的规模。800公里以下航段预计达到500条。未来20年全球支线飞机总需求量为5300-5500架,其中涡桨支线飞机1900架。从1979年以来,全球支线航空运输保持年均11%的高速增长,这一增长势头,将在未来继续保持。

2008年11月4日,在第七届珠海航展开幕日上,中航工业西飞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幸福航空公司签订了合同和意向订单,其中2架新舟600飞机的确认订单和10架意向订单,成为新舟600飞机的首笔正式订单,标志着新舟系列飞机的新型号——新舟600飞机将首次投入国内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更适合于800公里以下航段飞行的新舟600飞机,以其优越的性能、低廉的运营成本、安全可靠性,将是极好的候选飞机,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前景乐观。

肩负承上启下使命的新舟600飞机,是新舟60飞机卓越性能的最好继承者,也是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的开路先锋。

中国新舟600飞机不仅已成为中国民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还将跻身于涡桨民用客机世界级供应商行列,中国新舟600飞机构成的高中低端合理搭配的系列化涡桨支线客机产品,努力争取成为世界一流的涡桨支线客机制造商,参与世界涡桨支线飞机的市场竞争,到2017年,使新舟飞机成为世界涡桨支线飞机的主流机型。

为了实现这一发展思路,中航工业西飞制定了新舟600与新舟700“三步走”的基本战略,即在成功研制并投入市场新舟60客机、公务机的基础上,以市场与客户需求为导向,在新舟600与新舟700等后续型号上适时进行货机、VIP公务机、海洋监测机、遥感航测机、医疗救护机、人工降雨机、森林灭火机等多用途改装,以适应全球市场与客户的更高要求。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是:新舟60飞机的机队规模以每年30%-50%的速度增长;新舟600飞机快速进入市场,目标是市场保有量100架以上。

一些国内航空公司也正在就订购新舟600和西飞洽谈,“明年下半年交付首家用户广汉民航学院使用,目前还有两家已签约。按照计划,在2010年-2012年,可以达到年产10-15架的生产能力。”

新舟600最终将形成30架的年生产能力。一航西飞总工程师何胜强表示,预计未来10年新舟600飞机在全球市场需求量将超过300架,国内超过120-150架。

作为更适合于800公里以下航段飞行的中国“新舟”600飞机,以其优越的性能、低廉的运营成本、安全可靠性,将是极好的候选飞机,将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前景乐观。

该文章由作者:【力美健】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