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政府举办,湖南省卫健委、湖南省教育厅共同管理,以湖南省卫健委为主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59年的株洲卫生学校,1987年改建为株洲中医学校,1989年更名为湖南省中医药学校,1998年晋升省级重点中专,2004年在原湖南省中医药学校的基础上设置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芦淞和云龙两个校区,占地共700余亩,总建筑面积 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7亿元,设有7个教学系(部)、16个专业,有教职工390人,有全日制学生10000余人。
历史沿革
1959年,株洲市卫生学校创办;
1987年,改建为株洲市中医学校,隶属省卫生厅;
1989年,更名为湖南省中医药学校;
1998年,晋升省级重点中专;
2004年,升格为大专层次,更名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n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设有7个教学系(部),16个专科专业。
院系 | 专业 |
临床医学系 | 中医学、中医骨伤学、医学影像技术、中医养生保健 |
药学系 | 中药学、药学、中药制药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 |
护理系 | 护理、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照护 |
康复保健系 |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中医康复技术 |
思政课部 | – |
公共课部 | – |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现有教职工390人,其中,高级职称197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90人;“双师型”素质教师达58%;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湖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奉献奖1人、省“225”工程高层次卫生人才人3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2人,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1人、省级骨干教师10人、教学能手4人,株洲市优秀教师2人、株洲市科技领军人才1人、株洲市核心专家2人。
湖南省学团队:基础医学教学团队
湖南省青年教学能手:杨娟、黄宇辉、李飞艳等/n
教学建设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中医药院校办学规律,建立了适合中医药专业发展特点的课程体系,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推拿手法技术》成功转型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医护心理学》、《推拿手法学》、《经络腧穴学》、《中医外科学》为省级精品课程。
2015年我校牵头成功申报全国职业教育传承与创新针灸推拿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中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及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推拿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中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中药专业、护理专业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高专建设发展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中药;
学校重点专业:中医学、护理;
国家级精品课程:推拿手法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经络腧穴技术、推拿手法学、医护心理学、中医外科学、经络腧穴学。
湖南省科普基地:生命科学馆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近五年共承担科研课题260余项,获得市(厅) 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1项,其中获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5项,学校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核心期刊论文93篇。
时间 | 科研名称 | 类型 | 负责人 |
2008年 | 热痹熏洗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研究 |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 徐慧 |
2008年 | 四种补益复方抗诱变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 省教育厅 | 易景红 |
2008年 | 肾安冲剂防治阿霉素肾病大鼠进行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研究 | 省教育厅 | 董小艳 |
2008年 | 补肾活络方干预PCOS大鼠模型IGFs系统旁/自分泌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 王萍 |
2009年 | 改良大鼠再狭窄模型的建立及益气活血方对VEGF、bFGF表达的影响 |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 刘彬 |
2010年 | 前列清浊汤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炎性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 尹跃兵 |
2010年 | 《专科专病名医临证实录》 | 著作(山西科学出版社) | 徐慧 |
2010年 | 《中华医学切诊大全》 | 著作(山西科技出版社) | 肖凡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固定资产4.68亿元,其中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50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9.61万册,中外文期刊965种,并已建成现代电子图书系统,拥有电子图书1,372GB,电子期刊2156种。
学术刊物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论文。
学术交流
2013年11月15日,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交流会在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举行。/n
文化传统/n
形象标识
校徽
标志的整体构图由绿叶、人物、跑道组成;绿叶代表中草药;中间三个舞动的人物,以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概括而来,代表学生、教师、以人为本;跑道代表学校、科技、追求、向上。标志中央的树叶,是由“H”、“N”变形而成,代表湖南;图案整体构成一个“中”字,寓意中医事业,又代表中国的“中”,代表学校追求中国一流学校的目标;绿叶为“Z”字变形,三片绿叶构成一个“州”字,代表学校在株洲。
精神文化
校训
仁和、精诚、笃行、致远
校歌
涂凌智 作词;夏晓凯 作曲
踏入医学神圣的殿堂
天使的风帆从此启航
踏入医学神圣的殿堂
天使的风帆从此启航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尝百草,识经脉,辨别阴阳
祖国医学靠我们传扬
仁和精诚,再铸辉煌
迈向救死扶伤的站场
壮丽的事业就此唱响
迈向救死扶伤的站场
壮丽的事业就此唱响
心系苍生,一心赴救
扶残弱,疗病伤,广济四方
幸福生活由我们护航
笃行致远,永保安康
永保安康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邓建中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陈燕 |
党委副书记 | 潘斌 |
党委委员、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 | 段云峰 |
党委委员、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副书记 | 徐伟辉 |
副校长 | 刘杰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陈卫平、刘光喜 |
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 刘庆林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黎敬章 |
校党委委员、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 | 伍世葵 |
参考资料来源:
该文章由作者:【过火石灰】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