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旅(临汾战役后形成的部队)

1948年2月下旬,晋冀鲁豫野战军八纵二十三旅参加了由徐向前指挥的临汾战役。3月5日,中共中央军委获悉:胡宗南拟空运其在临汾的部队回西安。遂电示晋冀鲁豫军区前方指挥所,命令临汾参战部队迅速向临汾开进。临汾旅的一些老前辈得知发现军委批复件的消息后,都非常激动,有的打来电话表示祝贺;有的为了亲眼目睹批复件,不顾年迈体弱专程赶到老部队。1985年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六十军军史资料汇编》也在提及“临汾旅”被授予称号一事时表述道:徐向前代表华北一兵团亲手将“光荣的临汾旅”锦旗赠予八纵二十三旅。

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临汾旅鲁豫军区第8纵队第23旅,擅长阵地攻坚的英雄集体。解放战争中曾参加运城、晋中、太原等战役,攻克过19个县以上城市。1948年春参加了临汾攻坚战。临汾城由国民党军2.5万余人驻守。该城地势内高外低,城墙依自然地势砌成,高15米,上宽10米,基厚30米左右,城周碉堡林立,壕沟纵横,内外暗道相通,从城外到城内构成外围警戒阵地、护城阵地、城墙主阵地、城内纵深阵地四道防线,易守难攻。

在历时72天的战斗中,第23旅在夺取外围据点、攻克东关、占领护城阵地、控制外壕后,采用坑道爆破手段攻城。经过地面、地下27昼夜的反复争夺,挖成110多米长的坑道两条,在城墙底部,装炸药近1万千克,把东城墙炸开两个50多米宽的大豁口。突击队乘爆炸烟雾,发起冲击,首先登城,后续部队直插纵深,歼灭国民党守军5600余人,对战役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1948年6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第1兵团领导机关在庆功大会上授予该旅“光荣的临汾旅”锦旗。

相关谜团

由于战争年代部队整天行军打仗,一些珍贵的档案资料留存甚少,全国解放以后,围绕“临汾旅”被授予荣誉称号问题,军史界引起了一场争议。争议主要集中在四点:

第一,被授予称号的是二十三旅还是二十四旅。当年总攻临汾城时,二十三旅、二十四旅担负攻城部队的第一梯队,二十三旅部署在右,二十四旅部署在左,负责在大东门以北至第二凸出部之间地区并肩登城。城墙炸开两个缺口后,两个旅突击部队同时发起冲锋,争先登城,并向纵深发展。作战中,二十四旅伤亡也比较大,旅长王墉光荣牺牲,是我军此次作战中阵亡的最高指挥官。解放以后,临汾人民为纪念王墉,在城中广场建立了王墉的雕像。因此,不少人认为王墉所在的二十四旅才是“临汾旅”。

第二,授予的称号是“临汾旅”还是“光荣的临汾旅”。一种意见认为,授予的称号应是“临汾旅”。一些亲历临汾战役的老同志回忆说,战前徐向前给参战部队动员时,曾亲口讲过荣誉称号以“临汾”冠名。一些军史方面的专家也认为,以“临汾”冠名,符合一般的授予荣誉称号的习惯。但另一种意见认为,所授称号应是“光荣的临汾旅”。理由是在洪洞召开的纵队贺功大会上,徐向前司令员亲手向二十三旅旅长黄定基、政委肖新春赠送的锦旗上写的是“光荣的临汾旅”,而且纵队奖给二十三旅指战员每人一块手帕上也印有“奖给光荣的临汾旅战士”字样。

第三,授予称号的是华北一兵团还是中央军委。一些老同志认为,称号是以华北一兵团名义授予的,因为“光荣的临汾旅”锦旗上落款是“华北一兵团司令部、政治部”。也有一些老同志回忆说,称号好像是报经中央军委批准的。由于查无实据,在后来出版的各种军史书籍中,普遍将授予称号的级别认定为“华北一兵团”。1985年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六十军军史资料汇编》也在提及“临汾旅”被授予称号一事时表述道:徐向前代表华北一兵团亲手将“光荣的临汾旅”锦旗赠予八纵二十三旅。

第四,兵团能不能给旅一级授予荣誉称号。军史界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兵团只相当于军的上级单位,并没有权力给一个旅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如果“临汾旅”称号是华北一兵团授予的,那么称号的有效性就值得推敲。这既是争议最大的一点,也是整个争议的核心问题。

围绕“临汾旅”授予称号问题引起的争议震动了临汾旅部队,尤其是关于“临汾旅”称号所有权和称号是否有效问题的争议,是临汾旅官兵所不能接受的。1956年9月,一七九师(八纵二十三旅后改番号为步兵第一七九师,隶属陆军第六十军建制)以党委的名义,通过六十军、南京军区向总政治部写了报告,请求总政对“临汾旅”被授予荣誉称号一事予以认定。1956年10月24日,总政作出了关于第一七九师“临汾旅”称号的批复。批复全文如下:

“政组字二零二号函转来六十军党委会关于一七九师“临汾旅”称号的报告收悉。临汾战役原晋冀鲁豫二十三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原华北一兵团已赠以“临汾旅”的光荣称号,是历史事实。因此,我们认为可以用历史事实,即该部曾获“临汾旅”光荣称号,在部队进行传统教育,以达继承与发扬优良的战斗作风,鼓舞部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至此,有关“临汾旅”授予称号问题的争议暂时得到了平息。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定“临汾旅”称号是原华北一兵团授予的。直到1987年7月徐向前元帅回忆录《历史的回顾》一书的出版,才又一次引起人们对“临汾旅”授予称号级别问题的关注。徐帅在该书中较为详细地回顾了指挥临汾战役的经过,在提及“临汾旅”授予称号一事时是这样写的:“为表彰指战员的英勇奋战精神,战后我们报军委批准,授予八纵黄定基第二十三旅以‘临汾旅’的光荣称号,还给不少同志记功授奖。”按照徐帅的回忆,授予“临汾旅”称号是报经中央军委批准的,也就完全可以说明称号是中央军委授予的。那么授予称号的到底是“华北一兵团”,还是中央军委?为此,一七九师曾下决心查证,以对临汾旅后人负责。但终因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查证工作最后只好作罢。

部队荣誉

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在山西临汾攻坚战作战中,利用坑道爆破的方法,率先攻破敌号称“铜墙铁壁”的临汾城,创造了我军城市攻坚作战的典型战例,被中央军委授予“光荣的临汾旅”荣誉称号。解放后,“临汾旅”又在抗美援朝、国防建设、抗洪抢险等战斗中屡立战功,成为名震华夏的精锐部队之一。

1970年,英雄的“临汾旅”奉命担负起迎外表演任务。迎外表演是我国陆军的光荣使命,能担负迎外表演是对“临汾旅”部队建设的充分肯定,同时又是对“临汾旅”官兵素质的全面考验。承担这项光荣使命36年来,“临汾旅”官兵无论是在训练场、考核场、表演场,还是风雨冰雪天,无论面对的是将军、元帅还是总统,从技术到战术,从单兵到合成,从模拟到实弹,他们严抠细训,千锤百炼,将我军战斗精神和武器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36年来,该旅先后接待15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余批次7000多名国家元首、军政要员和贵宾,进行战术技术表演600余场次,荣获外国政要赠送的勋章1000多枚。向世界展示我军威武、文明、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展示中国军人精湛的军事技能、顽强的战斗作风,成为“中国陆军的窗口”。

该文章由作者:【安沃】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