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痤疮泛指通过抑制皮脂腺的分泌、控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减轻炎症等去除寻常痤疮(即粉刺、青春痘)的方式、方法。由于术式分型逐渐多种多样,不同的方式方法优缺点也各不相同。
适用人群
面部出现痤疮的求美者。
禁忌人群
1、对所用药物、仪器过敏者。
2、体质虚弱者,严重的脏腑功能障碍者。
3、对治疗效果抱有不切实际幻想者。
4、小儿,处于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慎用。
5、面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比较严重的皮肤病者禁用或慎用。
6、瘢痕体质,过敏性皮肤者慎用。
7、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其他容易并发感染疾病者。
8、患有各种传染病者。
技术/手术风险
1、过敏
常见于过敏性皮肤。使用了不适合自己皮肤或质量劣质的化妆品,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若出现范围较大且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瘙痒等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2、激光治疗的不良反应
激光治疗常见的副反应包括一过性红肿、紫癜、色素减退、色素加深、水疱、结痂、光敏反应及皮肤肿瘤等。术后应常规进行冰敷10~15分钟。如出现紫癜、水疱,外搽烧伤湿润膏或者抗生素软膏,保护好痂皮,可预防上述副反应的发生。
3、晕厥
多由于精神紧张而引起,需要放松心态,必要时可进行相关的急救或治疗。
4、感染
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皮肤感染,通过规范操作、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有效预防感染。一旦发生感染,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效果说明
维持时间:通常来讲,治疗痤疮的效果维持时间根据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
影响因素:受个人体质、面部皮肤情况、治疗方式、所用的药物、护理等影响,治疗效果及维持时间会有所差异。
时间变化:痤疮治疗后,面部皮肤得到改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复发的可能,通常需要维持治疗。
术后护理
1、术后监测
术后应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出现,治疗期间如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2、术后处理
建议选择清水或者合适的洁面产品保持皮肤清洁,若需化妆时应选择不会堵塞毛孔的化妆品或者无油化妆品,且一定记得及时卸妆;注意饮食平衡,营养丰富,多吃酸奶、蔬菜、水果和粗粮;多饮水,防止大便干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生活不规律;治疗痤疮时注意调整好心态,保持愉悦的心情,尽力排解紧张、忧虑等不良情绪。
3、术后禁忌
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忌烟忌酒;少吃高糖饮食和奶制品,如薯条、面包、全脂牛奶等;不能滥用化妆品,避免暴晒,不能用冷水洗面;禁止用手挤压粉刺,以免炎症扩散。
术前注意
1、与医生沟通,了解具体流程、相关常识等,做好心理准备。
2、完善体格检查、心肺检查、血液常规检查等,确认无严重全身性疾病,确认对美容药物无过敏。
3、不良生活习惯改变,如禁止吸烟饮酒等。
4、女性应尽量避开月经期、哺乳期、妊娠期。
5、清淡饮食,避免进食糖类、油腻、海鲜腥发性及辛辣刺激性等食物。
6、保持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对待治疗。
7、注意面部清洁,严格把控化妆品的选用。
相关医学知识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好发于面颊、额部和下颌,亦可累及躯干,如前胸部、背部及肩胛部。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常伴皮脂溢出。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以青少年发病率为高,也常称之为“青春痘”。
1、病因
痤疮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遗传、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免变炎症反应等因素都可能与之相关。部分患者的发病还受遗传、免疫、内分泌、情绪及饮食等因素影响。
2、临床表现
痤疮主要有两种皮损:非炎症性皮损和炎症性皮损。非炎症性皮损即粉刺,依据粉刺是否有开口,又分为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和白头粉刺(闭合性粉刺)两种。炎症性皮损有多种表现,如丘疹、脓包、结节和囊肿。
(1)黑头粉刺:一般为针头大小到米粒尖大小,可明显高出皮肤表面,也可与皮肤表面平行。一般为一火山口样丘疹,中央部呈深色或黑色,周围皮肤呈肤色。用力挤压能挤出白色或者浅黄色的内容物,顶部由于长期暴露于外界而被氧化为黑色。这些内容物一般为皮脂或者脱落的细胞成分。一般没有自觉症状。皮损可以散发,也可密集成片分布。有时候粉刺会很大,外观如同一颗黑痣而被误诊。
(2)白头粉刺: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损,也称闭合性粉刺,为针帽头大小或米粒尖大小,一般高出皮面,呈白色或浅黄色丘疹。皮损可散发,也可密集分布,数量可以是数百甚至更多。一般没有自觉症状,轻微的粉刺有时仅仅是在手触摸时感到皮肤有不平整感。
(3)丘疹:表现为一种与毛囊一致的红色的炎症性丘疹,大小不一,一般为绿豆或黄豆大小。皮损可以散发,重度者也可成片分布甚至具有融合成片的趋势。丘疹一般没有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轻微的瘙痒感或疼痛感;部分患者平时可能没有疼痛感,仅仅在触摸按压时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4)脓包:脓包为相对表浅的炎症性皮损,表现为基底潮红,顶部有针帽头大小的半球形黄色或乳白色脓包,有时脓包可以更大。脓包由于病损表浅,因此一般没有疼痛感觉,有时具有轻度的瘙痒感。
(5)结节:结节是发生在皮肤较深部位的炎症,可以明显高出皮面,也可略微高出皮面。一般为黄豆大小或豌豆大小,质地较硬,部分结节更大。可通过直接触摸皮损来判断结节的大小。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结节的数量和大小可明显不同。如果结节发生在皮肤组织致密度较高的部位,一般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如果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可以没有症状或者仅仅只有轻微的疼痛感。
(6)囊肿:囊肿是一种具有囊性、波动性的炎症性皮损,可大可小,一般为蚕豆大小。囊肿可以没有症状,也可有轻微的疼痛感觉。皮损一般散发,部分严重病例可多个脓肿结节等融合成片,形成瘢痕。
3、临床分类标准
我国比较普遍使用的标准仍然是Pillsbery分类的改良版本。这种分类基本上是以炎症程度作为主要依据,兼顾非炎症性皮损的数量进行分类的。
(1)Ⅰ级(轻度痤疮):主要为非炎症性皮损散发或多发,炎症性皮损散发。
(2)Ⅱ级(中度痤疮):Ⅰ级+浅表性脓包,炎症性皮损数量增加,局限于颜面部。
(3)Ⅲ级(中度痤疮):Ⅱ级+深在性炎症皮损,发生于颜面部、颈部、胸背部。
(4)Ⅳ级(重度-集簇型痤疮):Ⅲ级+囊肿,容易形成瘢痕,发生在上半身。
手术分型
1、药物治疗
一般痤疮患者仅用外用药物即可。对于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或中重度痤疮患者,需要采取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联合治疗。这些药物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维A酸类药物
常用药物包括第一代的全反式维A酸、异维A酸、维胺酯及第三代维A酸药物阿达帕林和他扎罗汀等。其中同达帕林具有更好的耐受性,通常作为一线选择。
(2)抗菌药物
包括过氧化苯甲酰外用,口服或外用米诺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克林霉素、氯霉素、氯洁霉素、夫西地酸等抗生素。
(3)激素药物
口服包括雌激素、孕激素、螺内酯及胰岛素增敏剂等抗雄激素药物;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
(4)其他
不同浓度与剂型的壬二酸、氨苯砜、二硫化硒,硫磺和水杨酸等药物具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抗炎或者轻微剥脱作用,临床上也可作为痤疮外用药物治疗的备选。
2、物理与化学治疗
物理与化学治疗主要包括光动力、红蓝光、激光与光子治疗、化学剥脱治疗等,作为痤疮辅助、替代治疗以及痤疮后遗症处理的选择。
(1)光动力与红蓝光
采用高纯度、高功率密度的红光及蓝光,对皮肤进行照射后产生光动力学反应,损伤细菌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死亡,为新生细胞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以增强新胶原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生成,促进细胞生长,修复炎性痤疮。
(2)激光与强脉冲光
通过治疗仪器所发射的激光能量,顺利地穿透病损的皮肤,进入病损部位,并对病损部位进行治疗。该方法对于痤疮红印、瘢痕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射频
点阵射频和微针点阵射频对于痤疮、瘢痕的改善有一定效果,对亚洲人种还可以减少治疗中色素沉着的风险。
(4)化学剥脱治疗
浅表化学剥脱术主要包括果酸、水杨酸及复合酸等,具有降低角质形成细脆的粘着性、加速表皮细胞脱落与更新、刺激真皮胶原合成、组织修复和轻度抗炎作用,减少痤疮皮损同时改善皮肤质地。临床上可用于轻中度痤疮及痤疮后色素沉着的辅助治疗。
3、中医治疗
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刮痧治疗、推拿按摩治疗以及气功治疗等。
该文章由作者:【明治安田生命】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