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车去柏林(2010年谷岳、刘畅主演纪录片)

《搭车去柏林》讲述了2009年夏天,美籍北京小伙谷岳想去德国柏林看女友,选择仅仅依靠陌生人帮助,一路“搭便车”的旅行方式,历经1万6千多公里、13个国家,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直到柏林。抛去“看女友”这个浪漫的动机,《搭车去柏林》最让人激动的是一种放弃世俗束缚,体验“在路上”的自由精神。一个良性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多种价值观并存才有趣,恰恰相反的是,现在的都市人正集体被物质化的生活绑架,把一套房、一辆好车作为奋斗理想的年轻人比比皆是,为此,他们必须打卡上班,忍受老板的刁难和不喜欢的重复劳。这些湿润的故事在沙漠与废船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动人,“守墓人”像《老人与海》的年迈失落版,他已经从海中被打捞了上来,像个干瘪破碎的蚌壳,可是那壳里还回响着海浪的声音。

搭车去柏林(2010年谷岳、刘畅主演纪录片)

电视播出

1、2010年2月14日旅游卫视《行者》栏目播出

2、2010年9月中央电视台高清频道《人文地图》栏目播出,改名为《搭车西行记》

剧集列表

第1集 梦想启程

第2集 搭车攻略

第3集 行进边疆

第4集 一路向西

第5集 初出国门

第6集 意外之旅

第7集 草原小憩

第8集 古城奇遇

第9集 咸海守墓人

第10集 里海 里海

第11集 生死时速

第12集 苦尽甘来

第13集 大饱眼福

第14集 走进伊拉克

第15集 幸福旅程

第16集 温暖的邂逅

第17集 吸血鬼梦魇

第18集 故地重游

第19集 布拉格之夜

第20集 浪漫终点站

活动回顾

2009年6月,行者谷岳和导演、摄影刘畅一直崇拜克鲁亚克的《在路上》,再加上电影《摩托车日记》和《荒野生存》的启发,他们要亲自体验一下“在路上”的自由精神。一路只依靠陌生人的信任和帮助,搭顺风车,经过13个国家,穿越中国、中亚、中东和欧洲,直到谷岳女友的所在地–柏林。

在这次跨越亚欧的搭车体验活动中,服装、背包、睡袋、气垫、帐篷等专业户外装备由KAILAS赞助。

行程安排

第一段 中国 15天 4100公里

第二段 中亚 26天 2100公里(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第三段 西亚 28天 2500公里(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伊拉克、土耳其)

第四段 欧洲 28天 1900公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德国)

总行程近一万公里

行程时间:三个月

出发时间:2009年6月8日

经过国家:中国(China)、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阿塞拜疆(Azerbaijan)、格鲁吉亚(Georgia)、伊拉克(Iraq)、土耳其(Turkey)、保加利亚(Bulgaria)、罗马尼亚(Romania)、匈牙利(Hungary)、斯洛伐克(Slovakia)、捷克(Czech Republic)、德国(Germany)

本期精彩

搭车去柏林本期精彩:

1、创造历史

此次旅游卫视“搭车去柏林”节目,是第一次一个华人和一个中国人通过搭车的方式横穿亚洲和欧洲的旅程。

2、搭车原则

一个原则:接受所有免费的搭车无论是私车、卡车、还是马车、驴车。只要能带我们一路就可以。

3、路上的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的日子

“搭车去柏林”节目中,一种充满年轻精神的、非主流的旅行经验,会展现出那些传统游山玩水、大众化的旅游节目所体验不到的新奇事物,有趣的人文、古怪的饮食、荒野的自然景色和新奇的风俗

4、探险精神

行者谷岳搭车横跨欧亚,途中穿越中亚、西亚、中东、欧洲。谷岳面对12种不同的语言障碍、经过从海拔三四千米的天山到荒野无人的中亚沙漠到人口密集的欧洲古城,在被战争创伤的格鲁吉亚和伊拉克寻找希望。

5、随机应变

因为搭车是一种不可预测的经历,搭车的经过会产生许多随机的事情。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会很大。谷岳一路搭车的挫折,看他怎样面对一路上不断的难题,怎样来解决它们。通过实时讲述和精彩画面让观众体验到在路上搭车的酸甜苦辣。

6、自我认识

一开始谷岳可能觉得搭车去柏林只是一种冒险经验,但在路上他发现这是个改变人生的事,路上的经验让观众看到搭车人谷岳逐渐的自我发现,对他的自我认同和对人生的认识改变的过程。

7、异国他乡的友谊

拍摄重要部分是给谷岳搭车的人–他们的故事。关注谷岳与车主建立难忘的友谊,他们为什么会帮助一个陌生人,为什么相信他?

谷岳跟他们讲要一直搭车去柏林,他们讲自己的人生故事通过他们来了解当地的人文与风俗。

8、绿色环保的旅程

每天计算当天路程的总碳排放–从每天搭的车的公里数到晚上住的旅馆、帐篷。看一看在路上的三个月是否比平常生活的碳排放高还是低,同时衡量一万公里通过搭车比开车、坐飞机能省多少碳排放。

飞机碳排放:

北京-柏林 单程 经济舱 0.65吨CO2

汽车碳排放:

北京-柏林 单程 汽车款式 2003 大众捷达 10000公里 1.7吨CO2

大巴碳排放:

一路乘大巴车从北京到柏林,10000公里,1.07吨CO2

搭车碳排放:

因为搭的是顺风车10000公里会带来很小碳排放

比如:第23天

总路程:190公里

旅行方式:小轿车

碳排放:27.2kg CO2

住宿:60瓦电灯x2个x3小时

电扇:4小时(h)

碳排放:0.9lbsCO2*1kwH(kilowatt/hour)=2.5lbsCO2

第23天总碳排放量:28.1kg CO2

9、在路途中发现当地人是怎样用自己的方式来维护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咸海亲自经历人造的生态灾难并探索当地人从是怎样解救当地的生态。位于中亚的咸海,水面面积6.6万平方公里也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短短的十年间,咸海的海岸线退后了100公里,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将在2015年从地球上永远的消失。由于远距离引水,大规模开垦,不适当灌溉,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使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带来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的生态灾难。

谷岳与刘畅倚靠在一只废船边,听“守墓人”讲那过去的故事。一个脸像旧船一般班驳的老头,生在咸海边,壮年时当水手,年老了,守着废船和沙漠聊度余生。起初他还不让谷岳和刘畅在此地扎营,一只印着毛主席头像的打火机“收买”了他,他用标准的普通话念出“毛泽东”三个字,拿在手里反复摩挲,借由这个来自过去的政治符号梳理起个人记忆:少年时候在咸海里游泳,用力拉网制服一头一人多高的大鱼,为了个姑娘把小刀捅进别人的肚子,用失去一颗门牙作为代价……这些湿润的故事在沙漠与废船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动人,“守墓人”像《老人与海》的年迈失落版,他已经从海中被打捞了上来,像个干瘪破碎的蚌壳,可是那壳里还回响着海浪的声音。

10、谷岳搭车经验谈

搭车走了1.7万公里,谷岳有不少搭车经验愿与同道人分享。

偏僻或不发达的地方搭车容易:在中国偏僻地区还是比较容易搭车,如果他们看你一人在空旷的公路上走会有人停下来带你的。但是总的来说传统搭车方式在中国很难办;国外比国内容易;

女的比男的搭车容易:在欧洲搭车时,除了单身女孩儿以外最容易搭车的是两个女孩儿,接着是一男一女,然后一个男孩儿,两个男孩儿不好搭车,三个男孩基本没机会搭上车;

搭车方式:大拇指手势:这是标准的美国范儿,世界通用;举个牌子,在上面写上你要去的地方,加上些个性化的语言就更好了。谷岳的牌子上写到:我们可能什么都没有,但是香烟加微笑是我们最愿意给的;

耐心和脸皮厚是搭车的基本素质;

搭车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微笑着与陌生人搭话;

安全第一,搭车第二:要在高速公路旁搭车,一定注意安全。他们曾遇见一身酒味的司机,想想没敢上他的车,宁可多等等,毕竟安全还是第一位的;

谷岳西行的搭车路线:

谷岳经过的国家,从中国一直往西:中国、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拉克、格鲁吉亚、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瓦克、捷克、德国。

搭车距离最短:500米,在土耳其,一个小伙子要到医院送货,谷岳和刘畅不知道他说的地方名字原来是一座医院。

搭车之最慢:从吐鲁番到库车的一辆大货车,620公里花了18个小时。

搭车之最快:从布达佩斯到布拉格,530公里耗时3小时。那是一德国老板的豪华款辉腾,时速200公里。

搭车等待时间最长:两天。在罗马尼亚离匈牙利边境只有19公里的地方,等了两天。

搭车小窍门:中国货车司机一般不搭女人,他们觉得不吉利。在欧洲搭车,按照由易到难顺序排列:一个女孩(有可能被骚扰)、两个女孩、一男一女、一个男孩、两个男孩、三个男孩(做梦也别想搭上)。

搭车英语:

thumb me a ride?

thumb me a lift?

get me a ride?

意思都是“能搭我一程吗?”

相关评论

两个小伙,背着大包从北京出发,一路经过石家庄、太原、西安、兰州、敦煌、喀什、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土耳其、伊拉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布达佩斯、捷克布拉格,最后达到柏林。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沿途搭了80多辆好心人的车,行程一万六千多公里。

《搭车去柏林》,第一次看到这个介绍你就被深深吸引,然后过了一个很“废”的周末,看完了,陷入沉寂。这是一种类似于梦想和童话故、或者遥远的传说、或者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或者木偶奇遇记之类的故事,对你来说,对于一个从三点一线变成一条直线的你来说,不知道该是艳羡、还是应该艳羡、还是应该艳羡……

这种方式让我很钦佩,艳羡的是那种心情。走在路上,想着模糊的前方,不知道下一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这种状态很相似,但不同的是人家是为了自己,你却不知道为了什么。你做不到,虽然看到他们说“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时你会使劲地点头,但你还是你。

最近老被各种事情引导着去思考一下关于意义之类的东西,生存的意义、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虽然想不通。你会警告自己越想只会越累,还不如傻乎乎乐呵呵地好。你曾经也有过很多各种各样的理想,或者说向往,现在也还有,但这些东西以前都是很远很远,现在却是越来越近。而这些东西很远很远的时候后来还可能在不经意间实现了,越来越近的时候却最后完全成了泡影,你觉得很可悲,他们在一旁摇着头,“唉,自作孽不可活!”

你过了这么多年,也算是走了一段旅途。人家搭车的时候你也在搭车,人家最后用执着感动了好心人,你却没有指望好心人,自己拼了老命地要去筹钱买票子,最后票子买好了,车错过了。其实在各种旅途上都有不一样的风光和精彩,只是你没有去注意,或者根本来不及注意,你只是被一种不知道叫什么的东西推着,挤在肉堆一般的地铁里,皱着眉,眼神呆滞,思维混乱,精神恍惚,莫名地紧张,敏感又脆弱,被推进去又被推出来……

当然,他们也过得不纯粹,在无助的时候也必须花钱买票乘火车或者乘飞机,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一路搭车到柏林的实质。看到那个背包的时候让你非常难过,为你自己,你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个同样的包,但是你却选择了蜷缩在盒子里,或者想尽办法把自己装在一串链条上,偶尔也会给你加点油,但生产出来的东西永远都不是你的,跟你没有一点关系。

你以后还会常常这么想,就这么简单。当你还在继续这么想的时候,人家已经开手准备从阿拉斯加的最北一路往南,走上三万三千公里到达阿根廷的最南。于是你又开始期待……

该文章由作者:【闫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