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迪尔级,是奥运会帆船比赛的一个项目,即女子单人艇激光雷迪尔项目。
船型
雷迪尔级和激光级使用同一种船体,只是装配了更小的帆和更灵活的桅杆,桅杆上部较短,帆面积较小,节省体力,从而使操作更加自如。适合青少年及女子帆船运动员。
该船船速较快,易于滑行。船身较轻并有足够的浮力,所以安全性较好,适于在开阔的水面航行。由于船上的操控系统较合理,所以适于各种体重与体形的人驾驶。
激光&激光雷迪尔级比赛帆船(英文名称LASER&LASER RADIAL)是现今世界最为广泛使用的成人竞赛级别帆船,同时也是2008北京及2012伦敦奥运会帆船比赛男女项目用船。
帆船项目 | 竞赛级别(船型) |
男子帆板 | RS:X级 |
女子帆板 | RS:X级 |
重量级单人艇 | 芬兰人级 |
女子单人艇 | 激光雷迪尔级 |
单人男子艇 | 激光级 |
男子双人艇 | 470级 |
女子双人艇 | 470级 |
双人公开艇 | 49人级 |
多体公开级 | 托纳多级 |
男子龙骨艇 | 星级 |
女子龙骨艇 | 鹰铃级 |
比赛项目
在比赛上使用相对的方式,女子使用激光雷迪尔级,男子则使用激光级。
男子单人艇(激光级),稳向板型,该项目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项目,在1992年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目前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开展;
女子单人艇(激光雷迪尔级),稳向板型,2008年首次被列入奥运会女子单人比赛项目。
比赛规则
积分越低排名越高。
帆船正式比赛要求在开阔的海面上进行,距海岸应有0.5~2公里,奥运会的帆船比赛通常采用奥林匹克梯形航线和迎、尾风航线。风向、风速、气象、水文等条件不断变化,因而竞赛场地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在规定的区域里按照气象水文情况进行布设。由于水面开阔,风浪声响较大,起航和终点信号是在起点船上升起信号旗,同时发出较强的音响信号(如信号弹、锣声等)。
从起点到1标为顶风航段,帆船(板)不能顶风前进,需走“之”字形,航向由运动员掌握,判断哪种航向受风为佳,就靠运动员的经验和技术。
激光雷迪尔级需要进行10轮比赛,每一轮名次的得分为:第一名得1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3分,第四名得4分,以此类推。
前10名的船进入决赛。每条帆船在每一轮比赛中的名次得分相加,就是该船的总成绩,总成绩得分越少者名次越前。
历史起源
现代帆船始于荷兰,1660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长将一条名为玛丽的帆船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1662年查理二世举办了英国与荷兰之间的帆船比赛。
1720年爱尔兰成立皇家科克帆船俱乐部。1851年英国举行环怀特岛国际帆船赛。
1870年美国和英国首次举行横渡大西洋的美洲杯帆船赛。帆船分稳向板帆艇和龙骨帆艇两类。稳向板帆艇轻快灵活,可在浅水中行驶,奥运会项目中的飞行荷兰人型、荷兰人型、470型、星型、托纳多型等均属此类,是世界最普及的帆船。龙骨帆艇也称稳向舵艇,体大不灵活,稳定性好,帆力强,只能在深水中行驶。奥运会项目中的暴风雨型、索林型等均属此类。
1896年被列为首届奥运会比赛项目,因天气不好未举行。
1900年再次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原为男女混合项目,从1988年奥运会起男女分设。
1992年男子个人艇激动级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2008年女子个人艇激光雷迪尔级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中国成绩
激光雷迪尔级帆船是由加拿大人布鲁斯荷比设计,60年代发展起来的项目。1992年被列入奥运会(巴塞罗那)比赛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徐莉佳夺得激光雷迪尔级女子单人艇铜牌。2012年8月6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帆船比赛进入第9个比赛日,在激光雷迪尔级女子单人艇奖牌赛中,中国选手徐莉佳获得第一,并以总成绩35分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首次获得该项目的奥运金牌。
该文章由作者:【弗兰力玩游戏】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