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贸促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型国家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盛会,是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北京市保留的展会之一。
展会概况
科博会创办于1998年,当时定名为“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从2002年第五届起正式更名为科博会,迄今已连续举办18届,逐步打造成集综合活动、展览、论坛会议、推介交易、网上展示推介“五位一体”的活动架构,成为国内外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传播前沿思想理念、发布产业政策信息、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较高的标志性品牌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81个境外政府和科技经贸代表团组参加科博会,有3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推出最新技术成果,参与科博会的各界人士累计达到500余万人次;
先后共举办208个专题近千场次高层论坛和专项交流活动,境内外知名科学家、经济学家、著名企业首脑到会演讲5074人次;举办涉及国内外投资合作、技术贸易、城市发展重点项目等经贸洽谈活动205场,参加中外客商11万余人次,签署合同、协议、意向5208个,总金额8432.22亿元人民币。
主办单位
科学技术部
商务部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贸促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
北京市政府
会标释义
1、整体会标的颜色处理:红色的三角型、蓝色的三角型以及黑色字体。红色代表朝气澎湃、生机勃勃;蓝色代表高科技;黑色更显稳健。
2、会标的三部分组成:红色的三角型代表科博会所提供的科技展示和交流平台;蓝色的三角型代表高科技的前瞻性和权威性,整体形成一种向上的动势,有如燎原之火,象征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参展高科技企业形象的传播;黑色粗线条的字体用以稳定整体图形,同时凸显会标的归属。
3、整体看,两个三角型之间形成动态呼应,代表全球高科技企业之间的全方位交流;图案正负形虚实相生,代表科博会的多面性和整体性,体现了科博会促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主旨,以及在成果转化、市场拓展、信息交流、人才服务中的完美平衡。
4、会标主体形成不断向前和向上的感觉,预示科博会的发展——更高、更广、更深。
5、新会标英文简称CHITEC中的CHI表示中国,TEC表示科技,该简称含义明确,形象鲜明,识别性强,简单易读。
社会作用
科博会的举办,全面宣传推介了中国的发展政策和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为技术、人才、信息、资本、管理等高新技术产业链众多要素的对接提供了市场空间,推动了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观念、新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经过八届的培育和精心策划,科博会以其庞大的会展规模、丰富的内容、广泛的国际、国内参与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产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已成为中国进行国际科技经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前八届科博会累计签约项目2894个,协议总金额达370多亿美元;参会外国政府和代表团组540个;中外参会人数240多万人次;参展中外机构和企业1.2万多家;中外演讲人2893余人;参加经贸洽谈会的中外客商5万余人。
科博会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胡锦涛、贾庆林、黄菊、回良玉、吴仪、曾培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各部委领导,多次参观科博会的展览会、接见参加科博会的国外贵宾、在科博会的重要活动上发表主题演讲,显示出对科博会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已有超过20000人次境外来宾参加历届科博会的展览会、论坛会议和洽谈等各项活动,参展参会的国外来宾和企业逐年增加。境外来宾中包括阿根廷前总统梅内姆、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西班牙前首相冈萨雷斯、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韩国前总理李寿成、意大利前副总理德米凯利斯等外国政府高层官员;国际组织的代表,如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世贸组织总干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国际科技园协会主席、总干事等;
世界500强企业首脑,如美国证券交易所、IBM、通用电器、摩根斯坦利、西门子、蒂森克虏伯、ABB、法国电力公司、家乐福、布依格、威望迪、爱立信、诺基亚、东京三菱银行、松下电器、伊藤忠等公司的总裁、首席执行官;以及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如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格林伽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思朋斯和斯蒂格利茨等。
自2003年第六届科博会开始,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绝大部分计划单列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年都组织政府和经贸代表团,利用科博会搭建的综合性、国际化的平台,开展大规模、多领域的招商和项目推介活动。
国内外著名企业也积极利用科博会推广、宣传高科技产品。诺基亚、西门子、美国通用电器、佳能、爱普生、LG电子、日本京瓷等国际知名高科技企业,以及联想、四通、海尔、海信、长虹、首钢、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内高科技骨干企业都参加了历届展览会。
科博会以展览、论坛会议、经贸洽谈、大型活动及互联网为活动载体,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与现代通讯技术展览会、生物医药工程展览会、环保技术展览会、北京市市长企业家顾问会议、中国经济高峰会、国际投资项目洽谈会、政府采购项目洽谈会、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及国际科技项目交流会以及网上人才招聘洽谈会等每年举办的精品活动。
签约项目
前八届科博会累计签约项目2894个,协议总金额达370多亿美元;参会外国政府和代表团组540个;中外参会人数240多万人次;参展中外机构和企业1.2万多家;中外演讲人2893余人;参加经贸洽谈会的中外客商5万余人。
国内外宾客
科博会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胡锦涛、贾庆林、黄菊、回良玉、吴仪、曾培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各部委领导,多次参观科博会的展览会、接见参加科博会的国外贵宾、在科博会的重要活动上发表主题演讲,显示出对科博会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已有超过20000人次境外来宾参加历届科博会的展览会、论坛会议和洽谈等各项活动,参展参会的国外来宾和企业逐年增加。境外来宾中包括阿根廷前总统梅内姆、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西班牙前首相冈萨雷斯、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韩国前总理李寿成、意大利前副总理德米凯利斯等外国政府高层官员;国际组织的代表,如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世贸组织总干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国际科技园协会主席、总干事等;
世界500强企业首脑,如美国证券交易所、IBM、通用电器、摩根斯坦利、西门子、蒂森克虏伯、ABB、法国电力公司、家乐福、布依格、威望迪、爱立信、诺基亚、东京三菱银行、松下电器、伊藤忠等公司的总裁、首席执行官;以及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如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格林伽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思朋斯和斯蒂格利茨等。
参会企业
自2003年第六届科博会开始,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绝大部分计划单列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年都组织政府和经贸代表团,利用科博会搭建的综合性、国际化的平台,开展大规模、多领域的招商和项目推介活动。
国内外著名企业也积极利用科博会推广、宣传高科技产品。诺基亚、西门子、美国通用电器、佳能、爱普生、LG电子、日本京瓷等国际知名高科技企业,以及联想、四通、海尔、海信、长虹、首钢、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内高科技骨干企业都参加了历届展览会。
相关发展
科博会以展览、论坛会议、经贸洽谈、大型活动及互联网为活动载体,已形成电子信息与现代通讯技术展览会、生物医药工程展览会、环保技术展览会、北京市市长企业家顾问会议、中国经济高峰会、国际投资项目洽谈会、政府采购项目洽谈会、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及国际科技项目交流会以及网上人才招聘洽谈会等每年举办的精品活动。
历届展会
第一届科博会(1998年)
全国35个开发区保税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19个高科技园区、105所在京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成为国内参展的三大群体,展示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
第二届科博会(1999年)
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打出了“中国中关村”的口号,以北大产业和清华产业为依托,整体展出了他们极具高新技术特色且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43家高科技民营企业,充分展示出了中关村科学城的综合科研实力和技术成果。展览之后,国家正式批准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
第三届科博会(2000年)
展览面积大幅度增加,专门搭建了2个临时展馆,展馆开始按照行业分类,出现了专业展馆。中关村展出了“一区五园”的前景规划——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科技园,是中关村首次集体亮相。
第四届科博会(2001年)
共设立了9大展场,除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主展场外,还包括农展馆、北京展览馆、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建筑文化中心、锦绣大地展览中心、中华世纪坛、奥体中心等北京市所有的展场,展览会总面积达到了10万平方米,是上届的4倍多,参展的企业共2,100多家,参观人数达到了53万人次。由科技部组织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成就展”首次纳入国际周展览会,通过展示国家“九五”攻关计划在农业、能源、交通、冶金、机械、电子通讯、新材料、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取得的一批突破性的技术成果,促进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和扩大攻关计划在社会的影响。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本届展览会的内容,提高了展览会的科技含量,充分体现了本届展览会的国家级地位。
第五届科博会(2002年)
第五届“科博会”主会场共设立了17个专业展示区,首次设立了专利金奖及专利技术、国际设计、机器人、电源行业等展示区,由科技部等十大部委组成的奥运科技行动计划小组首次在“科博会”主展场内设立“科技奥运展区”,运用多方位手段展示科技奥运的60项计划。此外,在分会场还专门设立了现代农业展、现代传媒展、金融展、开发区建设成果展、建设科技展、海外科技大学推介、人才招聘会、北京教育周等展览,基本上涵盖了高新技术的各个领域以及为高科技服务的第三产业等。
第六届科博会(2003年)
受到非典影响,科博会改在9月举办。展览规模缩小一半,但专业化程度更高,主展场共设立了14个专业展区。
第七届科博会(2004年)
汇集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居历届科博会之首,是本届展览会最显著的亮点,也成为了媒体和参观者关注的焦点。本届展览会展出的高科技产品和展出形式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实景式、可直接触摸的布展方式,更使普通观众直接体验到高科技离普通生活越来越近。
第八届科博会(2005年)
首次设立了一些新的展示内容:首次设立了“循环经济与可再生能源展区”,通过展示可再生的新能源技术与产品,展示了循环经济的新理念。首次设立了“信息安全展区”,突出了科技与安全的新思想。设立了“传媒科技展馆”,以“传媒产业化与科技创新”为主题,电视、广播、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共同参与,集中展示了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网络传播、平面媒体的数字化采编等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的现代化传媒产业。
第九届科博会(2006年)
首次设立了“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展馆”两个展馆,面积达到了近8,000平方米,整体展示了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城市的产业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最新成果及巨大的产业力量,成为本届展览会的最受瞩目的展区。
第十届科博会(2007年)
与往届科博会相比,第十届科博会科技含量更高,自主创新的氛围更浓郁。作为科博会核心舞台的展览会,汇集了国内外19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在五天的展期内,显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整体实力的创新成果吸引了23万观众的热情参观。据统计,第十届科博会期间的展览会、演讲论坛、科技经贸项目洽谈、专项交流多达80多场次,共签订招商引资、技术合作和贸易项目171个,总签约金额28.46亿美元。在签约项目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152个,占88.88%。
第十一届科博会(2008年)
第十一届科博会突出三大内容。
一是突显“科技奥运”理念。由科学技术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牵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气象局共同主办的“科技奥运展览”将是本届科博会最大的亮点。展览设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一号馆,总面积8300平米,以科技“让北京更美好,让奥运更精彩”为主题,突出展示和宣传科技支撑“绿色奥运”、丰富“人文奥运”的显著成效。
二是突显“自主创新”主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近几年科博会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
三是突显“生态文明”内涵。科技奥运展将通过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展览会专设循环经济主题展馆,将集中展出一批研发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和新产品。
第十二届科博会(2009年)
第十二届科博会共签订招商引资、技术合作、贸易项目107个,总签约额39.2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其中,参会的各省区市签约项目83个16.2亿美元,占全部签约金额的41%;北京城市发展功能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项目24个,金额23.06亿美元,占59%。
本届科博会签约项目反映出三大特点:一是亿元以上的大项目30个,占28%,比往届大幅度增加,主要是产业基地、开发区产业集群入驻和产业投资项目;二是资金来源90%为内资,中央和地方、东西部区域合作成为主流;三是投向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类项目32个,占项目总数30%;投入合作研发和建设研发基地项目占近16%。
第十二届科博会共举办展览会、论坛和推介交易等67个场(次)活动。来自8个国际组织的高层负责人、27个国家和地区的51个境外代表团500多位境外来宾和来自全国各省区市高新技术产业相关各界人士共17.5万人参与了科博会活动。其中,科博会展览会五天接待16万人次参观交流;在科博会的主题报告会和5个专题论坛上,181位国际组织高层官员、国家产业政策主管部门的权威人士及包括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登台演讲,到会听众6000余人;科博会期间举办的11场推介交易活动,推出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合作、产业承接以及海外投资、伦敦奥运、美国政府采购等项目数百个,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7000多客商参会。
第十三届科博会(2010年)
第十三届科博会海内外参与热情高涨,人气旺盛,展览会五天接待观众20.5万人;10场推介交易气氛热烈,洽谈活跃,吸引了国内外8000多客商踊跃参与;8场论坛受到业界热捧,国际组织负责人、政府部门权威人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登台演讲,听众达7000多人次。据不完全统计,第十三届科博会共签订招商引资、技术合作、贸易项目568个,合同总金额388.7亿元人民币,比上届增长47.8%。其中,参会的各省区市签约项目299个,合同金额88亿,占合同总额的22.6%;北京重点产业功能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合同金额300.7亿,占合同总额的77.4%。
本届科博会签约项目反映出三大特点:一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签约金额265亿,占合同总额的68.2%,凸显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二是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成为签约的主体,其中10亿元以上的超大型项目8个,合同金额199亿,占合同总额的51.2%;三是投资类占绝大比重,投资类项目合同金额383.5亿,占合同总额的98.6%;贸易类项目合同金额5.2亿。
第十四届科博会(2011年)
第十四届科博会六万平米的展览会、六场专题论坛、十余场推介交易活动在全市二十多个会展场馆全面展开。与往届相比,第十四届科博会主题鲜明,时代特征突显,科技含量提升,内容更加务实,科博会平台效应全面显现。同时,科博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主旨也得到充分体现。本届科博会得到国际组织和海内外政界、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切关注和参与。来自8个国际组织和23个国家和地区的50个境外代表团组专程参加科博会;2070家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和国内24个省区市将整体展出居国内外行业领先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区域产业升级的重大合作项目;百余位国际组织、政府高层官员、知名科学家、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将在科博会论坛发表演讲;全国33个省区市、计划单列市组成以政府和高新技术业界为主的代表团,展开大规模内容丰富而理性务实的招商推介活动,寻求产业合作。
由中国科协、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科协和芜湖市人民政府承办,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何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协办的'2004年中国(芜湖)首届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科博会)于5月28—31日在安徽省芜湖市成功举办。本届科博会共设标准展位608个,室外展地1000多平方米,来自全国21个省、市和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境外的360多家厂商、单位参加了博览交易会,有20多个省、市组团观摩,四天之内,参观科博会的观众达21.5万人次,展会上交易额达1.8亿元。科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在全省乃至全国掀起贯彻《科普法》热潮,也促进了科普产品和科普产业的发展。现将本届科博会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第十五届科博会(2012年)
2012年5月22日,第十五届科博会在京开幕,刘淇万钢出席主题报告会。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贸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主题报告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科博会组委会主席万钢出席主题报告会并在会前接见了前来参加科博会的部分境外来宾。北京市市长、组委会主席郭金龙主持报告会。
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2013年5月21日-26日,由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国贸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及辖区14家企业随新疆代表团参加此次科博会。本届科博会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题,聚集国内外优势资源,展示推介科技发展的重大成果和企业自主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促成一批高端产业项目签约和重大合作项目落地,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搭建国际交流和市场拓展平台。
第十七届科博会(2014年)
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www.chitec.cn),是经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工信部、国资委、中国贸促会、国知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每年5月定期在北京举办的大型国家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盛会。政府大力支持和关注,国内外几十万观众、千余家公司、三十一个省市代表团云集观展,国内外千余家主流媒体强势跟踪报道,让科博会在16年的培育和发展中,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科技盛会和商业交流共享平台。
第十七届科博会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全馆共有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30家企业参展。国内21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组团参展,分为14个主题展区。
第十八届科博会(2015年)
2015年5月17日,第十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科博会期间,签署的技术交易、产业合作项目协议总金额822.54亿元人民币。本届科博会以主题报告会、展览会、论坛会议、推介交易、网上展示等多种方式和形式相互呼应,聚焦经济新常态与创业创新热点,演绎“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主题。中国创造新高度、智能制造、高精尖、互联网+、经济新常态,成为本届科博会最大看点。
第十九届科博会(2016年)
展览日期:2016年5月19日至21日(09:00-16:30);2016年5月22日(09:00-15:00)。
展会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
展会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6号。
2016年的科博会集中展现“十二五”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具有示范引领性的科技成果,彰显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成就和市场潜力,研讨和交流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创新科技成果,推进企业由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的新思想、新路径,助推一批国内外中高端先进产业、现代农业、智慧城市、节能环保等项目洽谈签约和重大技术合作项目落地,帮助企业提升参与竞争的综合优势。
第十八届北京科博会期间,有超过24万人次参与各项活动,签署技术交易、产业合作项目协议总金额达822.54亿元人民币。
该文章由作者:【人生百态】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