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房》是由曾丽珍执导,袁弘、何苗、杨幂等主演,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中视传媒联合出品的清装大戏。
该剧讲述了乾隆青少年时代在上书房读书的一段故事。乾隆虽然很早就被朝野上下,包括雍正本人视为未来帝位的不二人选,但是,他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磨难和痛苦。
该剧于2008年1月6日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
剧情简介
故事开始时,雍正因自觉身体虚弱,于是组织了一个策论考察众位皇子。四阿哥弘历坦诚直言,把自己在上书房的所学所知全部表述了出来,这种坦诚的态度反而触怒了皇帝。而三阿哥在师傅的指导下,通过走感情路线,刻意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孝子,感动了雍正,使雍正立弘历为储的打算有所动摇。再加上弘历犯错,险些使雍正陷入险境,最终,在宫中形成了对储位的激烈争夺。三阿哥和五阿哥、田师傅在这场争斗中,对弘历使用了各种手段,使弘历两次被迫离开了上书房。但弘历不为所动,他坚持自己坦诚、坚定、仁厚的做人做事原则,最终克服了信任危机、感情危机、生死考验,终于重新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和众人的叹服。
演职员表
演员 | 角色/配音 | 备注 |
袁弘 | 爱新觉罗·弘历/金永钢 | 四阿哥/清高宗乾隆 |
何苗 | 朱慧如/王晓燕 | 朱心仁之女,原型为慧贤皇贵妃 |
杨幂 | 富察敦儿/白雪岑 | 孝贤纯皇后 |
寇振海 | 雍正/孙佳禾 | 清世宗 |
刘蓓 | 熹贵妃/邓小鸥 | 孝圣宪皇后 |
王庆祥 | 朱心仁/白涛 | 上书房总领师父 |
王阳 | 爱新觉罗·允袐/吴凌云 | 康熙第二十四子 |
刘斌 | 田体刚/李立宏 | 上书房师父 |
陈宝国 | 一青 | 前明后人 |
史林 | 爱新觉罗·弘时/赵毅 | 三阿哥 |
艾东 | 爱新觉罗·弘昼/赵震 | 五阿哥 |
陈紫鹏 | 爱新觉罗·弘曕/边江 | 六阿哥 |
李盟 | 哈哈蓝珠色 | 四阿哥侍仆 |
沈丹萍 | 朱夫人/李桃李 | 朱心仁之妻 |
邓刚 | 爱新觉罗·弘升/严明 | 恒亲王允祺第一子 |
金莉莉 | 皇后/李星珠 | 孝敬宪皇后 |
彭玉 | 徐夫人/刘秀云 | |
尚印泉 | 李荣保 | 敦儿阿玛 |
吕夏 | 青儿 | 八王爷府下人 |
张鸿斌 | 爱新觉罗·允禄/严燕生 | 康熙第十六子,庄亲王 |
凌云 | 哈哈喜珠色/严明 | 五阿哥侍从 |
乔大梁 | 哈哈红珠色/边江 | 三阿哥侍从 |
高筱宗 | 哈哈黄珠色/赵震 | 六阿哥侍从 |
李常宏 | 马持礼/严明 | 敦儿哥哥 |
肖涵 | 莲儿 | |
盛昕月 | 丁香/邓小鸥 | 富察敦儿贴身侍女 |
肖肖 | 迎春 | 富察敦儿贴身侍女 |
隋抒洋 | 徐公子 | |
樊晓洋 | 额勒根/齐克建 | |
闵政 | 许容/吴凌云 | 甘肃巡抚 |
李宏民 | 张主事/严明 | |
老皮 | 三膘子/孙佳禾 | 牺牲所 |
王宏钧 | 老齐/赵震 | 牺牲所 |
全保军 | 绰斯甲布/严明 | 骑射师傅 |
出品人 | 高小平、朱彤 |
制作人 | 刘江 |
导演 | 曾丽珍 |
编剧 | 马军骧 |
摄影 | 张志伟 |
剪辑 | 王晓明 |
美术设计 | 谢勇 |
造型设计 | 赵瑞珍 |
灯光 | 高敏 |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音乐原声
歌名/演唱 | 曲目 | 作词/作曲 |
片头曲/孙楠 | 《比天更高》 | 崔恕/李海鹰 |
插曲/沙宝亮 | 《千秋万岁》 | 崔恕/李海鹰 |
片尾曲/谭晶、沙宝亮 | 《晨露》 | 崔恕、李海鹰/李海鹰 |
获奖记录
年份/奖项 | 奖项名称 | 获奖方/获奖情况 |
2009年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 优秀电视剧 | 《上书房》/提名 |
幕后花絮
1、戏外几位年轻演员还忙里偷闲做游戏。拍戏之余,他们会经常组织一些小游戏,其中有个猜词的游戏,把大家分成两组,不能说话,只能用肢体语言表演,将信息传达给组员,猜出正确的词来。
2、杨幂难忘的事就是反季节拍摄,拍摄的时候是夏天,要穿很多层衣服,还要穿花盆鞋,真的挺热的。而且杨幂的戏份很多,经常是一整天的戏,有时AB组同时拍摄,一天睡不了多久,基本不敢坐在椅子上休息,怕一不小心睡着了。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最初的剧本只是一个纯商业的古装野史。经过两年多的剧本打磨和修改,才有了商味变淡,书卷气浓重的《上书房》,除了四个主要阿哥没有变,其他的几乎都换了。马军骧坦言之所以这么修改是投资方希望能文雅一些、正一些。
拍摄过程
四个主演开演之前集训了将近一个月。请了奥运会射击教练、北京书法协会副秘书长以及民族大学研究清朝礼仪的教授分别教授主演射箭、书法和礼仪。饰演“四阿哥”的袁弘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半文半白的台词配音效果,剧组还和几位主演签了协议,要求“不添加遗漏一个字,连标点符号都不能错。”开拍之前,几个主演还必须研读《清史》、看纪录片《故宫》、反复听《百家讲坛》中阎崇年、纪连海的讲座。
剧组要求主演都不许请助理,经常每天睡4、5个小时,最紧张的时候甚至连续40个小时没有合眼。
名家解读
央视开播的电视剧《上书房》引发了不少观众对清朝“上书房”的兴趣,曾做客央视《百家讲坛》的名师纪连海评价该剧说:“基本上还原了清宫规制。”
纪连海认为,此剧除了爱情部分,基本上依托于清朝雍正年间的大历史背景,情节设置是有史实根据的。
历史和电视剧表现有较大差别的是,清朝上书房中的皇子平均年龄比电视剧展现的要偏小。因为清朝皇族的上书房制度是借鉴了从唐朝开始就兴起发展的书院私学制度,始于康熙年间。有史书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纪连海解释说:“史书记载皇子是六岁上学,但是这个六岁不是周岁,而是依我们现在所说的‘虚岁’来计算的,比如,我如果是农历腊月二十八出生,那么过了春节,我就两岁了,到六岁时,就基本上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四周岁就上学的孩子。”康熙帝也像平民百姓一样,望子成龙心切。
电视剧《上书房》中还表现了阿哥们读书很辛苦,对老师很尊敬,而老师间为了争夺上书房大师傅的位置,也牵出不少故事,甚至四阿哥两次被逐出上书房……纪连海表示:“事实上,清朝上书房学习的皇子们远比电视剧中表现得还要辛苦。”在清史中记载,皇子去上书房都是从早上3时到晚7时,无寒暑期,一年之中,休假只有元旦一天和其前两个半天。不会像剧中表现的那样,阿哥们有那么长时间可以离开上书房。
剧集评价
基本上还原了清宫规制。在剧中,人们不难看到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阿哥相见相互撞肩,宫女见了阿哥全部面壁,上书房的两位孰真孰假的师傅。(中新网评)
该文章由作者:【龙战骑士】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