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Xia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简称咸阳职院(XVTC),创始于1937年,200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原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彬县师范学校、仪祉农业学校和咸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卫生学校、技工学校等6所学校合并而成,是咸阳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n学院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中国特色“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多名。 学院占地1300亩,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1.5亿元。校企合作共建院内实训室、实训基地237个、院外实训基地211个,形成了理实一体、教练融合的实习实训体系。学院围绕西安咸阳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下设13个教学院部,开设涵盖医学、机械、电子、建筑、化工、财经、师范、农林等大类52个高职专业。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历史

合并前

  • 陕西省彬县师范学校/n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1937年,陕西省邠州师范学校创建。/n

1949年,陕西省邠州师范并入邠州中学。/n

1958年,陕西省邠州师范复校并更名为陕西省邠县师范学校。/n

1962年,陕西省邠县师范学校停办。/n

1978年,陕西省邠县师范学校复校并改建为咸阳师范学校(彬县师范班)。/n

1983年,咸阳师范学校(彬县师范班)改建为陕西省彬县师范学校。/n

  • 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n

1945年,陕西省乾县简易师范学校创建。/n

1949年,乾县简易师范学校(师范班)并入陕西省立乾州师范学校。/n

1949年,陕西省立乾州师范学校更名为陕甘宁边区乾县师范学校。/n

1950年,陕甘宁边区乾县师范更名为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n

1968年,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更名为咸阳地区师范学校。/n

1973年,咸阳地区师范学校更名为咸阳地区乾县师范学校。/n

1977年,咸阳地区乾县师范学校更名为咸阳地区师范学校。/n

1981年,咸阳地区师范学校更名为咸阳地区乾县师范学校。/n

  • 陕西省仪祉农业学校/n

1941年,私立西北仪祉农业学园创建。/n

1949年,私立西北仪祉农业学园更名为仪祉农业职业中学。/n

1951年,仪祉农业职业中学更名为西北仪祉农业学校;同年,西北仪祉农业学校更名为陕西省农业学校。/n

1959年,陕西省农业学校升格为三原农学院。/n

1962年,三原农学院改建为陕西省仪祉农业学校。/n

1973年,陕西省仪祉农业学校更名为陕西省咸阳地区农业学校。/n

1979年,陕西省咸阳地区农业学校更名为陕西省仪祉农业学校。

  • 咸阳市体育运动学校/n

1978年6月,咸阳市革委会批准成立咸阳市体育中学,建制为市属中学。/n

1985年7月,市体委接收并改名为“咸阳市体育职业学校”。/n

1987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在咸阳市体育职业学校基础上成立“咸阳市体育运动学校”。/n

合并

2005年,陕西省彬县师范学校、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陕西省仪祉农业学校、咸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合并升格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n

2017年8月,学院入选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n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n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n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底,学院有职业教育研究所1个校级研究机构。/n

科研成果

名称

类型

主持人

一种移动电源双温双控集成电路

发明专利

任加维

一种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张文娟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

实用新型

张同钰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公告板

实用新型

赵迪

一种散养鸡用鸡粪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

熊忙利

一种会计用凭证收纳装置

实用新型

王艳利

一种地理数学用多功能讲台

实用新型

胡雪瑛

一种适用于51单片机的八段数码管静态显示电路结构

实用新型

李宏彬

一种交互式智能公交电子站牌

实用新型

党世红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学院立项省市级教科研项目72项、发表论文2621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7项部。获得省级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级农村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市级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5年,获国家级发明专利18项。/n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n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工科、医学、经济、管理、文史、教育、农林等多学科纸质图书125万册,报刊资料800多种,电子阅览室有计算机400多台,电子图书2000GB。/n
  • 学术期刊/n《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2007年,2012年改版为季刊。/n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院系

专科专业

医学院

护理、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护理(涉外)

师范学院

英语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小学教育

建筑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财经学院

航空物流、电子商务、旅游英语、物流管理、会计、空中乘务、旅游管理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医药化工学院

药学、石油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化妆品经营与管理、油气储运技术

仪祉农林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宠物养护与驯导、园林技术、畜牧兽医

继续教育学院

——

汽车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中德合作办学)、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营销与服务(中德合作办学)

基础教学部

——

思政部

——

体育学院

——

民族文化艺术学院

民族传统技艺

据2021年4月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13个教学院部,开设涵盖医学、机械、电子、建筑、化工、财经、师范、农林等大类52个高职专业。/n

师资力量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1180人,其中在编教职工850名。在编教职工中,副教授以上职称23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20名。有省级教学团队1支,院级优秀教学团队15支,全国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1名,省级高校教学名师5名,省级职教名师4名,市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院级科研创新团队17个,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4名,省市科技特派员12名,咸阳市“三五”人才24名。/n

  • 全国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庞诚/n
  • 省级高校教学名师:郭俊炜、赫光中、赵云龙、侯党社、吴旭锦/n
  • 省级高职教学名师:尚文博、董润林、鱼国超、刘海龙/n
  • 咸阳市突出贡献专家学者:郭俊炜、阮班录、池永战、董润林、杨耘/n

教学建设

成果名称

主持人

成果类型及获奖级别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护理、精方向、跨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赫光中

国家级

二等奖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需求导向、跨界融合”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赫光中

省级

一等奖

《陕西地市新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张秦伟

省级

二等奖

《护理专业校院合作“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刘聪博

省级

二等奖

教学质量/n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1个,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骨干专业7个,陕西省一流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精品课程1个。/n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护理/n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护理/n国家骨干专业:护理、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n省级一流专业:,护理、学前教育/n省级重点专业:护理、畜牧兽医、园林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数控技术/n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石油化工技术/n省级精品课程:动物解剖生理/n

教学成果/n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n

所获荣誉

2015年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以生命色蓝色为基调,由字母X与一点构成的xy组合体表明学院扎根咸阳,同时该图案似一运动的人,富有活力。右侧XVTC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英文缩写。

校训/n

厚德强能、育人惠民/n厚德源自《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具有两重含义,一为看重德行,二为具有大德。古人认为,只有厚德,才能载福,载物。强能指提高、强化自身的才智能力。/n育人是指学校的职责便是教书育人,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惠民是指利于民众,学校以利民教育为宗旨。

学校领导/n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刘聪博

院长

杨卫军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席尚君

党委副书记

张建刚

副院长

芮红亚、王辉、杨新宇、吴旭锦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第五剑盈

历任领导

2013年8月~2018年12月张存 院长

知名校友

苏盈:乾师37届,陕西档案馆馆长。

张忠:乾师38届,青海省劳动人事厅厅长。

吴平:乾师38届,青海省劳动人事厅副厅长。

王浩天:农校48届,汉中地委书记。

陈文奎:中师52届,陕西省农牧厅副厅长。

李志强:中师52届,国防科工委少将。

马世杰:乾师55届,陕西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任三成:农校53届,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

梁崇录:中师55届,陕西省司法厅副厅长。

田振英:农校57届,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科院副院长。

刘文义:乾师,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该文章由作者:【奶油猪】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