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地峡运河(位于泰国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狭长地带)

克拉地峡运河,一处计划建设的运河,位于泰国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狭长地带。为马来半岛北部最狭处,宽仅56公里。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群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北纬7度至10度之间)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最高点海拔75米。

并且它的东西两海岸皆为基岩海岸。拟建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双向航道,宽400米,水深达25米。2015年5月15日据宁波海事局官方微博消息,泰国克拉运河项目合作备忘录在广州签署。此举意味着克拉运河开凿渐进。拟建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400米宽,水深25米,双向航道运河,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运河建成后,船只进入太平洋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绕道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

背景

长期以来,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每年约有8万艘船只、装载价值约5000亿美元的货物,东亚能源高达70%皆经由马六甲海峡(即“马六甲海峡”,下同)运输,但该海峡在运量、航线、安全性等都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最窄处仅有2.8公里,浅滩太多,有时船只难以通过,而且淤积问题严重,海盗猖獗,更有人断言恐怖份子将在此发动攻击,其事故率高达苏伊士运河的三倍,巴拿马运河的五倍之多。“克拉运河”有“东方巴拿马运河”之称。早在17世纪,泰国就有开凿这条运河的构想,约100年前,由泰王拉玛五世(1868年10月至1910年10月在位)正式提出;但是因工程成本过高,以及爆发两场世界大战,该计划始终未能实现,直到2004年,才又被泰国前总理他信再度提起。

泰国政府在克拉地峡开运河的构想引起国际广泛注意,这号称是“东方巴拿马运河”的“克拉地峡运河”,预估建成后,远洋油轮不需经过马六甲海峡,就可以直接有此处通过,航程可减少700英哩,大型油轮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18万英镑(将近30万美元)左右。

历史

提出这个运河构想的可追溯到拉玛五世朱拉隆功时代,但当时泰国国力难以独自承担而作罢。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也有开凿克拉地峡运河的构想,即使是战后也存在高度兴趣,中国也因为石油问题而持续关注该议题。

二十世纪70年代,这个构想再次被提及,但由于泰国南部是穆斯林聚居区,分离主义分子蠢蠢欲动,担心开凿运河后会将泰国一分为二,导致政局不稳,因此历届政府均将此问题搁置。

2004年,泰国前总理他信宣布五年后泰国将成为亚洲石油中心,再次提出加强泰国南部能源建设的计划。

作用

“克拉运河”是指从泰国克拉地峡区域,挖掘一条沟通太平洋的泰国湾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的运河。据中泰两国2015年在广州签署“克拉运河”合作备忘录,拟建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双向航道,宽400米,水深达25米(巴拿马运河水深仅15米,最宽304米),初估需投入10年时间和280亿美元,若动用核能技术等非常规施工方法,则可望7年完工,但是投资总额将暴增至360亿美元。

克拉运河开通后,东盟贸易区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将不再通过马六甲海峡,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可省2至5天航运时间;以10万吨油轮来算,单次能省下35万美元的运费,这为东盟自贸区的物流货运节约了大量的航运成本和时间成本。

开凿“克拉运河”不仅惠及广东、福建、上海、江浙等沿海地带,更有助大陆加强与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各国的贸易往来,尤其能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思中的“一带”中起重要作用。除此,在美国“重返亚太”政策下,美国和新加坡有密切的军事合作,一旦中美发生冲突,大陆80%进口石油必经的马六甲海峡遭美方封锁,等于掐断大陆的经济命脉,但“克拉运河”的开通,可让大陆摆脱此困局,东南亚战略格局也将产生重大改变。

2014年,由柳工集团、徐工、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牵头的克拉运河筹建小组已经开始运作,这是东盟国家将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建成后,东盟、中国和日本乃至世界的贸易体都因克拉运河的开通而受益。

该文章由作者:【严嵩】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