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角之势(汉语成语)

掎角之势,汉语成语,拼音是jǐ jiǎo zhī shì,掎角:指拉住腿,抓住角。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牵制敌人。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

基本释义

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掎角:夹击敌人。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分出兵力,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

出处

《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孔颖达疏:“角之谓执其角也;掎之言戾其足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

示例

徐州受敌之地,不可久居;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为掎角之势,以防曹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晋书˙载记第三》:“使征北刘雅、镇北刘策于汾阴,与石勒为掎角之势。”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互相配合,两面夹击。

该文章由作者:【期货分析师】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