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过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血糖浓度低于70毫克%称为低血糖。小粒径负离子,则
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易于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进入人体发挥其生物效应。对于降糖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建议患者对血同(血同型半胱氨酸)进行检测。较低的血同值能大幅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风险。近年来研究显示自我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影响自我血糖监测疗效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结构化自我血糖监测的实施以及监测结果如何被解读和应用.科学用血糖监测数据能加强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与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血糖管理.随着血糖监测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的普及也为自我血糖监测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原理
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生成葡萄糖酸并释放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和色原性受体的存在下释放氧,使色素原氧化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在505nm处,醌的生成量与葡萄糖量成正比。
临床意义
1.增高
(1)生理性增高:饭后1~2小时,注射葡萄糖后,情绪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注射肾上腺素后,会使得血糖暂时性增高。
(2)病理性增高:各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亢进、颅内出血等。
2.降低
(1)生理性降低:常见于饥饿、剧烈运动、注射胰岛素后、妊娠、哺乳和服用降糖药后。
(2)病理性降低:常见于胰岛细胞瘤、糖代谢异常、严重肝病、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营养不良、注射胰岛素过量等。
正常值参考范围
空腹:3.92~6.16mmol/L(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餐后:5.1~7.0mmol/L(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
该文章由作者:【杨影枫】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