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地处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

景区简介

普陀山是全国最著名最灵异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寺院无论大小,

都供奉观音大士。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诞辰、出家、得道三大香会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

普陀山是东海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南北狭长,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岛上风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雾缭绕。

普陀山与九华山、峨嵋山、五台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且又以山、水二美着称的名山,普陀山这座海山,充分显示着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山海相连,

显得更加秀丽雄伟。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

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东部海域,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隔海相望,在浙江省舟山岛东侧,属于舟山市。

浙江沿海渔民早就来此捕鱼,最早寺庙建于858年,由日僧慧锷主持其事。现有普济寺、法雨寺、盘陀庵、灵石庵等寺庙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胜。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

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全山共有66种百年以上的树木1221株。除千年古樟,还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普陀鹅耳枥。

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等。大多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它们各呈奇姿,引人入胜。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

历史沿革

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原始道教及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

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着。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

鼎盛时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间,有梵僧(又说西域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回国,途经普陀山海面时触新罗礁受阻,于潮音洞登岸,留佛像于民宅中供奉,称“不肯去观音院”,观音道场自此始。

宋元两代,普陀山佛教发展很快。宋干德五年(公元967),赵匡胤遣内侍(太监)王贵来山进香,并赐锦幡首开朝廷降香普陀之始。

元丰三年(公元1080),朝廷赐银建宝陀观音寺(即今前寺)。当时,日韩等国来华经商、朝贡者,也开始幕名登山礼佛,普陀山渐有名气。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宝陀观音寺主持真歇禅师奏请朝廷允准,易律为禅,山上700多渔户全部迁出,普陀山遂成佛教净土。

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并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普陀山凭借其特有的山海风光与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很早就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来山隐居、修炼、游览。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

秦安其生、汉梅子真、晋葛雅川,都曾来山修炼。普陀山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就成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交往的必经通道和泊地。

至今山上仍留有高丽道头、新罗礁等历史遗迹,流传着韩国民族英雄张保皋等事迹。

自观音道场开创以来,观光揽胜者络绎不绝。宋陆游、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士,都先后登山游历。历朝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或吟唱,或赋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碑刻,使普陀山文物古迹极为丰厚。

唐宋元明清五朝近20位帝王为了祈求国泰民安,特遣内侍携重礼专程来普陀山朝拜观音。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还多次召见普陀山高僧,赐金、赐字、赐佛经、赐紫衣,礼遇有加。

新中国历任中央领导人也都亲自莅临普陀山视察、指导工作。五朝恩宠,千年兴革,佛国香火,由是鼎盛,赫赫声名,广播远扬。

历史人物

最早见于志史的来普陀修炼的著名道教人物为秦始皇年间南海观音(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的安期生。他曾受学于河上丈人,卖药于东海边,人称“千岁翁”。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以重金召他去寻求长生不老药。安期生不受其命,曰:“后数十年求我于蓬莱山下。”不久安期生渡海至桃花岛、马秦(今朱家尖)和普陀诸岛隐居修道。

今普陀山几宝岭下东侧岩洞中有“仙人井”,其水虽大旱大潦亦无增减,色味甘洁,井窟中寒气侵人,虽酷暑不可久居,相传为安期生炼丹遗迹。

西南海中的桃花山,传说是以安期生洒墨成桃花而得名。普陀山上的会仙峰,亦名天柱峰,丛岩耸峙,广崖巨壁,展列如屏,冥蒙杳霭,恍若神仙来会,相传当年安期生曾鸾骖鹤驭来游于此。

追怀者有诗《安期仙井》云:“安期炼丹处,遥指仙人井。华盖结树冠,玄泉烹清茗。寒懊复暑凉,甘润称逸品。任凭沧海淼,只取一瓢饮。嗟尔名利客,至此应知省。世人多弃此,熙攘几宝岭。”

诗《会仙峰》云:“会仙峰上待仙来,鹤驭鸾骖仔细猜。天柱巍巍高百丈,分明海上是蓬莱。”“群仙高会处,即此是蓬莱。略试神通手,莲花顷刻开。”

另一位曾在普陀山长期隐居修道的著名道教人物是梅福,字子真。他精娴诗书,博学多才,曾补南昌尉,因见王莽擅权,汉室将倾,便弃妻子,隐姓埋名。

于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渡海来普陀山,结茅山椒,采药炼丹,直至终老。后人因此称此山为“梅岑山”,此名沿袭了千余年。

北宋宣和年间,山上尚有梅福留下的“履迹瓢痕”。今普陀山普济寺西北有梅岑峰,冈阜起伏,林壑幽美,峰顶建有梅福庵,相传是当年梅福结茅隐修之处。

梅福庵内有灵佑洞,又名炼丹洞,内壁岩石嶙峋,状若百兽,崖间渗水,常年不息,倾入仙童葫芦塑像中,被称为“仙水”。洞中塑有梅福像,清康熙年间吴瞻泰题洞额,相传此处为梅福炼丹处。

庵内有一“梅福井”,方广1米余,水碧味甘,清澈见底,相传为梅福炼丹用井。梅岑峰西麓下的梅湾,巉岩刻露,林木葱茏,景色幽美,据古志书载梅福曾于此广植梅树。

后人追怀其亮节高风,咏叹之诗颇多,如:清祝德风诗《梅岑峰》云:“子真仙去剩空山,万树幽香拥翠鬟。半夜蛟龙听铁笛,梅花吹落白云湾。”

明李桐诗《题梅湾春晓》云:“万树梅花开满湾,冥蒙春色驻枝间。回思仙尉成丹日,开落随时待九还。”

明邵辅忠诗《梅湾春晓》云:“几树疏梅倚石斜,问梅开落属谁家。东风昨夜频吹俏,也作如来小白花。”

清释明慧诗《游梅湾》云:“梅花万树满前湾,仙尉于今丹灶闲。春色自来还自去,何曾一片落人间。”

清徐载阳诗《梅岑仙井》云:“汉室衣冠视若泥,飘然浮海凿山池。丹成跨鹤归何处,留得清泉待月辉。”

清释法湜诗《春日访梅岑庵题壁》云:“行义何妨又洁身,梅花独占首阳春。寻来丹井今犹在,无复当年跨鹤人。”

清朱绪曾诗《梅仙庵》云:“仙尉骑鸾去不回,炼丹古井旁林隈。吴门市卒埋名久,海外孤岑尚姓梅。”等等。

据普陀山志史记载,晋代著名道教人物葛洪(公元284年——355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精通神仙修道之术,曾游历此山。

今普济寺慈云石东侧,有葛洪井,水色湛碧,沁人肺腑,渗水涓涓,昼夜不息,相传为葛洪当年炼丹所凿。

宋袁燮诗《葛仙丹井》云:“竹屋虚明卧古松,葛仙丹井留遗踪。日长无事同僧话,指点云边三四峰。”

清沈树兰诗《葛洪井》云:“句容家世忆仙翁,鹤驭翩翩驻碧空。独有余丹留井底,甘泉普济洛迦东。”

另据鄞县志记载,元朝道士王天助,曾修炼于普陀山。京师大旱之时,他祈雨辄应,投铁符治理决河水患也颇为灵验,被皇帝赐号太虚玄静明妙真人。

在普陀青鼓山西,坡陡之处有裸岩八处,散布冈阜,石色白,玲珑似玉,异于它峰,相传此岩与八仙过海的道教传说有关,被称作“八仙岩”。

清李鼎诗《八仙岩》云:“鸾驭一齐停,云璈侧耳听。八仙同过海。佛眼久垂青。”

清祝德风诗《八仙岩》云:“青鼓岩西聚八仙,蓬莱高会自年年。惯随龙女来听法,顷刻能开火上莲。”在几宝岭上,有炼丹峰,据古志载,曾有羽客炼丹于此。

在圆通禅院后的两壑间,有天然石桥相联,巧妙绝伦,民间传说是仙人为之,因此称之为“仙桥”。

历史文化

地处浙江省杭州湾东南海中的普陀山,峰壑竞秀,奇石嶙峋,花木葱茏,泉流掩映,金沙雪浪,风光旖旎。如普陀旧志云:“名山胜境,本仙真栖息之乡,绝岛荒嵎,为贤者避世之地。

伊人宛在,游子关情。”这座名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迹,千百年来,让文人墨客们感怀不已,留下了不少咏叹之词。

“海天佛国”普陀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迹令不少游人用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感怀。如元盛熙明诗《游补陀》云:“惊起东华尘土梦,沧州到处即为家。

山人自种三珠树,天使长乘八月槎。梅福留丹赤如桔,安期送枣大于瓜。金仙对面无言说,春满幽岩小白花。”

清缪燧诗《梅岑》云:“子真隐吴市,胡为在海涯,岂慕岩谷幽,与佛成一家。梅岑留遗迹,高迥凌青霞。我来当三月,满林杜鹃花。披襟一长望,海涛浴浮槎。三山如可到,蓬莱路不赊。稚川晚得道,岂真在丹砂。一令复一尉,超然不可偕。”

清卢琦诗《咏普陀》云:“葛井梅岑迹较奇,吴门勾漏隐何时?磐陀石上三生话,蝴蝶庄周两不知。”等等。这些清新隽永的诗文,为普陀山增添了许多典雅的文化内涵。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

每逢佛事,屡现瑞相,信众求拜,灵验频显。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世界的信仰。”

景区建设

历经数十年艰辛的建设、开发和保护,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旅游秩序井然,景区社会稳定,相继荣获了“国家级安全山、文明山、卫生山”、

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荣誉,还通过了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和获得全国第四家ISO14001国家示范区荣誉等。

优越的人文环境、一流的旅游服务使普陀山常年游人如织,四季佛事不断。2004年接待游客230多万人次。

每年三大香会节以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普陀山之春”旅游节期间,游客更多,香火更旺。路上行人摩肩接踵,虔诚朝拜,一派“海天佛国、琉璃世界”庄严而又繁荣的景象。

普陀山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成为集礼佛观光、避暑度假、文物考古、海岛考察、书画写生、影视摄制、民俗采风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区。

超尘脱俗、渐近禅境、乐不思蜀的还有自然景观和庙宇相结合的西天景区,尤其是紫竹林风景区,包括紫竹林禅院、不肯去观音院、南海观音立佛等六个风景点,以上景点是普陀山的精华所在。

每到夏日来临,来山避暑的游客纷纷聚集到浙江省第一个海滨浴场——百步沙,

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主要景点有

普陀山三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

普陀山三宝:多宝塔、杨枝观音碑、九龙藻井。

普陀山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

普陀山三洞:朝阳洞、潮音洞、梵音洞。

普陀山十二景:莲洋午渡、短姑圣迹、梅湾春晓、磐陀夕照、莲池夜月、法华灵洞、

古洞潮声、朝阳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霁、茶山夙雾、天门清梵。

特色饮食

素斋

普陀山的素斋种类繁多、气味芬芳、清新淡雅、营养丰富,一向受到海内外游客的好评,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在寺内吃一顿素斋。

普陀山的三大寺(普济寺、法雨寺、佛顶山慧济寺)的斋堂都有方便香客赶斋的时间。

一般早餐为5:30~6:00,午饭为10:00~11:00,晚饭16:30-17:00左右。到时候不妨到客堂打听一下,花十几块钱吃一顿斋饭,经济实惠,别有一种风味。

海鲜

普陀山的活海鲜相当丰富。黄鱼、墨斗鱼、海蟹、花蛤、淡菜、贝壳类、条纹虾等应有尽有。除各宾馆、山庄的餐饮外,饭店主要集中在海鲜园、前寺、后寺和南天门附近。

其中,海鲜园集中了52家海鲜餐馆,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另外,普陀山上的海鲜价格偏高,距此不远的沈家门海鲜价格要便宜得多,在沈家门转船的时候,可以痛快地享用一番。

小贴士:在普陀山吃海鲜,建议选择星级宾馆,这里的价格并不比小饭店贵,而且保证质量。如果下榻在家庭式旅馆,让老板帮助做一顿海鲜也是很实惠的。最好不要去一些小饭馆吃海鲜,避免上当受骗。

紫涛盛宴

如果旅游重点是吃新鲜的海鲜,10月最好。舟山历来是三大渔港之一,舟山群岛的东海渔场,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千余种鱼、蟹、虾、贝、藻类使舟山享有“中国渔都”之美誉。

经过舟山人民几十年来对海鲜美食文化的演绎,无论是夜幕下海边的海鲜夜排挡,还是地道渔家风味的渔家宴,都构成了脍炙人口的“中国海鲜,吃在舟山”的海鲜美食佳话。

旅游指南

景区概述

普陀山的风景名胜、游览景点很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这是现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

春季旅游节

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一万一千多平方米。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

春季旅游节

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

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岛的四周有许多沙滩,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是一个弧形沙滩,长约3里,沙细坡缓,沙面宽坦柔软,是一个优良的海水浴场。

夏天去游览,可带上游泳衣在这里畅游。岛上树木葱郁,林幽壑美,有樟树、罗汉松、银杏、合欢等树。

大樟树约有1000余株,其中有一千年古樟,树围达6米,荫遮数亩。还有一株“鹅耳枥”,是我国少见的珍贵树种,列为国家二等保护植物。普陀山流传着许多有关佛教的民间故事。

旅游须知

1.在旺季如春节、五一、国庆、农历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六月十九日(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香客纷纷赶往普陀山进香,朝普陀山要提前订票、订房。

2、在海边礁石区拍照时要注意安全,下雨天要注意防滑;上山时不要到没有路的地方去,严禁林区吸烟、点燃香烛等一切野外用火。要注意饮食卫生,吃海鲜不要贪食。海边风大,还要注意着凉。

3.夏季到海边游泳,最好上岛之前就买好毛巾、拖鞋和游泳衣裤。游泳时不要到岩石边上,海浪冲击,会撞上岩石,非常危险。

4.如果您住在普陀山,要去朱家尖游玩一天,在买了去朱家尖的船票后,要到码头的出口处去签个证,这样在当天回普陀山时就不用再买进山门票了。

5.寺内均禁止摄影。

旅游季节

一年四季皆可畅游普陀。

普陀山是海洋性气候,冬季最冷为零下5℃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9.3℃,日照充分,可见碧海青天,热浪翻滚,海上生明月,佛光照我心。虽然普陀山一年四季都可以旅游,但是,选择何时上岛,还须留心斟酌。

特色旅游

海天佛国

如果是香客和善男信女,会特意选择三个日子上岛:2月19日为观音菩萨生日,6月19日为菩萨得道日,9月19日为菩萨出家日,这三个日子都是农历。

以二月大香会期为最盛,六月游山避暑者较多,九月则称小香会,香客略少。这三个日子的前三天,大批香客上岛,候船时间可能长一点,房价也可能略高。

一般游客,如果想观览佛事盛况,可专门选择这几个日子,如果怕人多拥挤,可以避开这几个时间上普陀山。

踏沙看海

享受海水和沙滩的乐趣,当然是夏季7、8、9月最好。

每到夏秋之季,海面上万顷波涛掀起巨澜,惊心动魄,吼声震天。至夜则是另一种奇观,一排排波浪在夜幕中闪闪发光,令人眼花缭乱,人们称之为“海火“,信众们则叫“神火”。

景区住宿

想在普陀山住宿,有非常广的选择。三星以上的宾馆有:息耒小庄、中信普陀大酒店,普陀山大酒店,绿缘山庄。

二星级宾馆最多:锡麟饭店、银云山庄、紫竹山庄、竹香居、银海饭店、锦屏山庄、西山温泉别墅、海岛之星假日酒店、三圣堂饭店、普陀山庄、千荷山庄等。

家庭旅馆有:龙湾村的潮音阁旅馆、玉树楼旅馆、西山的农家旅馆等。

普陀山大多住宿点都聚集在前寺、后寺附近。规模一般都不大,条件设施一般。标准间价格从150—700元不等,另收每人20元的海塘建设费。

除周五、周六和法定节假日前后三天,以及每年九天的观音香会期(农历二月、六月和九月的十七、十八、十九)外,住宿一般可打八折。

景区费用

舟山市普陀山管委会规定:

2007年9月20日起,正山门票每人160元。元月一日、二日,春节初一至初五,五月一日至五月五日,十月一日至十月五日,进山门票为每人200元。

每年12月、1月每人140元。1.4米以下儿童免进山门票。实行门票“一票制”后,原由普陀山园林处管理的西天景区,梵音洞,南天门,千步沙,天灯(佛顶山),百步沙6处景点门票全部取消。

收费的景点还有:

普济寺(5元)、法雨寺(5元)、慧济寺(5元)、紫竹林(5元)、南海观音(6元);大乘庵2元;洛迦山(67元)、百步沙海水浴场(20元)、佛顶山上下山索道50元(上下索道单程各35元)。

交通要览

岛上交通主要由普陀山客车公司经营,每个景点门口都有候车站点,但是需要请调度调车辆前来。各地景点交通方便,车票价格明码规定。车况不错,全带空调。

公交车

普陀山由两条旅游专线车将大多数景点连接起来。这两条专线车每隔10~15分钟一班,运营至17:00止,17:00以后各类车辆陆续收工,游客应在此前返回住地。从码头到前寺4元,从百步沙到索道站8元。

1号线:百步沙(普济寺)、百步阁、紫竹林、入三摩地、码头、海防新村、海鲜园、宝陀饭店、西天渡口(香会期及特殊节假日停驶)。

2号线:百步沙(普济寺)、朝阳洞、大乘庵、法雨寺、飞沙岙、宝月庵、古佛洞、索道站。

出租车

普陀山景点较分散,团体包车更划算。12座国产丰田面包车400-600元/天,20座国产丰田中巴车800-1000元/天。普陀山旅游淡旺季明显,淡季可议价。

如包车一天,你可以选择以下常规景点一游:1.去索道站乘索道上慧济寺;2.游好慧济寺乘索道回,去法雨寺;3.去普济寺;4.去紫竹林看南海观音;5.送回码头或宾馆。杭州—普陀山

第一天:早上7:30杭州旅游集散(黄龙)中心上车,8:00经停吴山咨询点(华光巷10号),散客拼团后乘空调旅游车出发至沈家门半升洞码头,乘快艇赴普陀山,游览西天景区磐陀石、心字石、普济寺。

第二天:游览法雨寺、紫竹林、南海观音后快艇回沈家门,下午游程结束乘车返杭州,结束愉快旅程。

该文章由作者:【秋天不会来】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