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Brandmarketing),是通过市场营销使客户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过程,是企业要想不断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构建高品位的营销理念。最高级的营销不是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利用品牌符号,把无形的营销网络铺建到社会公众心里,把产品输送到消费者心里。使消费者选择消费时认这个产品,投资商选择合作时认这个企业。这就是品牌营销。
树立品牌
品牌是符号,是浓缩着企业各种重要信息的符号。把企业的信誉、文化、产品、质量、科技、潜力等重要信息凝炼成一个品牌符号,着力塑造其广泛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烙印到公众心里,使产品随品牌符号走进到消费者心里。这个过程就是打造品牌。
品牌符加值不是按照其投资额推算的。强势品牌低投入,高收入。所带来的高额利润,多倍超出市场平均水平。品牌是形象,是信誉,是资产。品牌是衡量企业及其产品社会公信度的尺度。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全球
一体化,市场竞争,取决于品牌竞争。
树立品牌步骤:
第一步:分析行业环境,寻找区隔概念。你得从市场上的竞争者开始,弄清他们在消费者心中的大概位置,以及他们的优势和弱点。你要寻找一个概念,使自己与竞争者区别开来。
第二步:卓越的品质支持。此必须以质量为根本树立形象。这里所指的质量,是一个综合性品质的概念,包括工程质量、文化质量,还有物业管理质量等。
第三步:整合、持续的传播与应用。企业要靠传播才能将品牌植入消费者心里,并在应用中建立自己。企业要在每一方面的传播活动中,都尽力体现出品牌的概念。
营销概述
最高级的营销不是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利用品牌符号,把无形的营销网络铺建到社会公众心里,把产品输送到消费者心里。使消费者选择消费时认这个产品,投资商选择合作时认这个企业。这就是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Brandmarketing),是通过市场营销使客户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过程。市场营销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传播、传递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的一系列过程。品牌营销不是独立的,品牌可以通过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一起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世界著名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DavidOgilvy)就品牌曾作过这样的解释:“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1、品牌的传统营销
在市场营销中,营销组合框架已经由4P、4C发展到4R,这反映了营销理论在新的条件下不断深入整合的变革趋势。4P是营销中最关键的组合因素,要求企业如何满足客户需要;4C让企业忘掉产品,研究客户的需要和欲望;4R让企业与客户建立紧密的联系,提高客户忠诚度。品牌营销时代,消费者对品牌的满意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当消费者满意时,就会对品牌保持长时间的忠诚度,这种忠诚度一旦形成,就很难接受其他品牌的产品。
品牌企业要想不断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构建高品位的营销理念。如,整合营销传播的工具(广告、公关、促销),可以提升品牌价值;通过市场细分,可以提升品牌的营销层次。品牌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完成,品牌的打造只有经过日积月累,才能走向成功。
2、品牌的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是指企业以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进行各种营销活动的总称。网络营销的职能有:网站推广、网络品牌、信息发布、在线调研、顾客关系、顾客服务、销售渠道、销售促进等。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网络营销一般从建立网站开始,企业的品牌形象在建立网站之前就已经确立了。英特尔总裁葛洛夫曾说:“5年后将不再有网络公司,因为所有公司都将是网络公司”。互联网将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如今《财富》全球500强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主页,而且将近90%以上的企业采用网上招聘等方式,这说明网络已经不仅仅用于介绍公司概况、收发电子邮件,而是进入了深层次的应用,品牌营销是互联网对企业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例如,在网上商店,即可以为企业扩展销售渠道提供便利的条件,又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增加客户的信任度,将企业网站与网上商店相结合,塑造品牌。
对于网络企业来说,企业的品牌形象是从网站开始的,网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的品牌。如,阿里巴巴(Alibaba.com)是全球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拥有800余万商人的电子商务网站,任何人或企业都可以在这里找买家、建公司、看商情、参展会。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务交流社区,阿里巴巴汇集了220个国家和地区的43万专业买家,每天发布超过3000条的买家求购信息,享用即时沟通软件Trademanger;拥有专业外贸操作后台管理工具SupplierCRM,是个永不落幕的网上广交会。
需要指出,在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还没有在全球得到充分发展的时候,互联网作为新兴的虚拟市场,它的覆盖面只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许多消费者还不能接受或使用网络沟通方式;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现实的终端仍然是采用传统的营销渠道。因此,品牌培养与品牌营销应在传统、网络的基础上谋求发展,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也要在实践中逐步整合。
营销要素
美国《商业周刊》刊登了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的排行榜,可口可乐以689.5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荣登榜首,这充分说明了实施品牌战略能带来怎样的直接经济效益。现在的问题是人们的生活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空间,对于医药企业来说,产品的同质化和广告宣传的诸多限制,使得数不胜数、大同小异的所谓“品牌”信息频繁轰炸患者。让消费者在这泥沙俱下、纷繁杂乱的信息海洋中发现并看好自己的品牌,确实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从一般意义上讲,产品竞争要经历产量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到品牌竞争,前四个方面的竞争其实就是品牌营销的前期过程,当然也是品牌竞争的基础。从这一角度出发,要做好品牌营销,以下五方面不可等闲视之。
1、质量第一
任何产品,恒久、旺盛的生命力无不来自稳定、可靠的质量。药品作为治病救命的特殊产品,消费者对其质量(疗效)的期望值是相当高的,因此导致对品牌的忠诚度和遗弃率也相当高。患者一经认可一种药品,其购买和使用的行为将有可能是长期的,比如众所周知的正红花油、保济丸等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品牌。相反,哪怕只有一次失效的经历,患者都有可能从此将其“打入另册,永不叙用”。
2、诚信至上
人无信不立,同理,品牌失去诚信,终将行之不远。同仁堂、胡庆余堂、九芝堂等的品牌形象能历久不衰,曾经红极一时的三株、巨人、太阳神等都只各领风骚了三五年,除了产品的市场属性和生命周期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靠脚踏实地、诚信为本,后者靠华而不实的广告吹嘘和虚拟概念炒作。时间是检验诚信与否的标尺。长期以来,我们能经常听到同仁堂、九芝堂等的产品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的美谈,而对靠炒作出名的药品(保健品),除了其自吹自擂的“疗效”外,最后都免不了落个被消费者弃之如敝屦的结局,有的甚至因为疗效不确而吃下官司,最后败走麦城。
3、定位准确
著名的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经说过:市场定位是整个市场营销的灵魂。的确,成功的品牌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始终如一的形式将品牌的功能与消费者的心理需要连接起来,并能将品牌定位的信息准确传达给消费者。比如同是感冒药,由于市场定位的不同,有较高经济收入者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白加黑,而经济状况较为拮据的则首先可能会想到速效感冒胶囊或感冒通片;同样,一个真正关爱妻子,并力求一点浪漫氛围的有钱中年男士,在首饰服装之外一般是不会忘记买上几盒太太口服液的。这就是这些品牌以一贯之的定位和准确、贴切、适当的诉求表达的效应。
市场定位并不是对产品本身采取什么行动,而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对潜在消费者的心理采取行动。因此,提炼对目标人群最有吸引力的优势竞争点,并通过一定的手段传达给消费者,然后转化为消费者的心理认识,是品牌营销的一个关键环节。
4、个性鲜明
一个真正的品牌药品,绝不会包治百病、人人皆宜、疗效绝对。就像吉普车适于越野、轿车适于坦途、赛车适于运动比赛一样,对于药品的功效诉求和目标靶向,一定要在充分体现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力求单一和准确。单一可以赢得目标群体较为稳定的忠诚度和专一偏爱;准确能提升诚信指数,成为品牌营销的着力支点。经常可以看到的“味道好”、“疗效佳”、“高品质”等广告诉求语言,根本谈不上是有个性的语言,自然了就不可能准确描述品牌的个性。而象“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香。”“口腔溃疡,一贴OK!”“克咳,全家好心情。”等个性十足、鲜明独特的诉求,就较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品牌形象也伴随着这些琅琅上口的广告语而迅速建立。
5、巧妙传播
有整合营销传播先驱之称的舒尔茨说: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唯有传播能够创造出差异化的品牌竞争优势。产品与其它产品相比,同质化现象尤为突出。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简单的广告传播便足以树起一个品牌;到90年代,铺天盖地的广告投入也可以撑起一个品牌;时至今日,品牌的创立就远没有那么简单了,除了需前述四个方面作为坚实基础外,独特的产品设计、优秀的广告创意、合理的表现形式、恰当的传播媒体、最佳的投入时机、完美的促销组合等等诸多方面都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产品的市场传播还必须考虑其持续性和全面性。企业尽管极尽传播之能事但最终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主要原因就是产品或者创意是虚弱的,无法支持其传播的持续性。为什么不少中小企业的一些产品确实不错但却难以打动更多的消费者?主要原因就是营销策划缺乏周密的整合思路,自然也就无法全面收到市场传播的效果。
营销策略
品牌营销的策略包括四个:品牌个性(brand personality)、品牌传播(brand communication)、品牌销售(brand sales)、品牌管理(brand management)。
品牌个性:包括品牌命名、包装设计、产品价格、品牌概念、品牌代言人、形象风格、品牌适用对象
品牌传播:包括广告风格、传播对象、媒体策略、广告活动、公关活动、口碑形象、终端展示(在传播上,品牌管理与整合营销传播所不同的是,品牌管理的媒体可以是单一媒体,也可是几种媒体组合,完全根据市场需要决定。)
品牌销售:包括通路策略、人员推销、店员促销、广告促销、事件行销、优惠酬宾
品牌管理:包括队伍建设、营销制度、品牌维护、终端建设、士气激励、渠道管理、经销商管理
从声浪传播理论来看品牌营销编辑
声浪传播理论极力去构建品牌发展的全知视角,并由原点区、发声区、回声区、无声区及无声崇拜五部分组成,它们各自成声浪传播:互联网+品牌新思维
声浪传播:互联网+品牌新思维
环,同时又如奥运五环一样环环相扣,形成品牌传播的全新体系。
第一步 原点区:做品牌就像用圆规画圆,有了明确而又坚定有力的原点,才能画得好!如果原点没选对或不坚定,那画出来的圆就永远都无法圆满。
第二步 发声区:没有声音,就没有市场!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如同你在山谷里叫,如果太小声,可能山也不会睬你!
第三步 回声区:品牌就是个有个性的人,除了生理特征,更要有精神特征;声音是可以听见的,声浪却是无形的,用无形包装有形成为占据人心的重要手段。
第四步 无声区:“宁静而致远”,不是完全没有声音,而是主动调低音量;于无声处反思内在,倾听内心,在醒觉中夯实原点,谋定新图景。
第五步 无声崇拜:佛家说:不可说,不可说。大音希声,不可说的才最具魅力。
提及声浪传播,于多数人来讲,是陌生的。但仔细拆解后会发现,其所暗含的逻辑并不陌生。毕竟一切品牌“名望”的产生,都源于消费者的内心。消费者内心的活动,是外力影响的结果。消费者的内心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而产生情绪,产生交流分享的意愿,就会通过各种声音表达出来。这些不同的声音相互叠加交错,形成声浪,成就了品牌的“名”;在声浪中赋予积极的品牌内涵,使其和谐一致,塑造了品牌的“望”。声浪是品牌名望的载体,也是品牌名望的基石。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朱磊进而将声浪传播的精髓归结为如下三点:其一,要倾听消费者的声音,然后消费者才能听到你的声音,这是一种基本态度。其二,学会发声,首先要回到原点,说出人话;然后学会思考,发出文化之声、生命之声。其三,要在互联网发声,联系群众一起发声,制造声量;借力高端人群发声,制造回声;让朋友一起发声,营造口碑。最后,就可以“润物细无声”,用一种精神,让消费者发出共鸣之声;用一种力量,让品牌、消费者和社会共奏天籁之声。
相关著作
1、《声浪传播:互联网+品牌新思维》
李泊霆著,南方日报出版社
内容简介:这本《声浪传播(互联网+品牌新思维)》书中提出了品牌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五步走”策略——原点、发声、回声、无声、无声崇拜。品牌并不是单纯抓住一两个点便能做
强做大的,它需要系统规划,并清楚地把握每个阶段的不同做法。李泊霆在这本书里,从独特的视角系统地梳理出了一个品牌成长的脉络。他对品牌的解读总是使用本土人熟悉的字眼,通俗易懂、过目不忘,相信能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品牌之道。
作者简介
李泊霆,《声浪传播:互联网+品牌新思维》作者。声浪传播学创始人;“不在城市”公益发起人;中国具有创意的品牌战略专家;香港大学IMC硕士,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曾出版个人著作:《声浪传播:破解品牌密码》(2009年)、《改变从消费模式开始》(2015年)
核心课程:《互联网+品牌新思维》《品牌声浪战略》
成就:在新营销时代他创造性地提出“声浪传播”品牌体系,为“互联网+”大环境下的品牌战略性思维提供了新的理论架构,填补了中国品牌营销理论在国际学术前沿的缺失,是继特劳特的“定位”和唐·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之后的又一经典理论,并被部分知名大学作为教材使用。
服务的部分品牌:华润三九药业、万和电气、广州地铁、王老吉、快克药业、白云山制药、思朗饼干、海南春光食品、日威月饼、华山泉、黄氏响声丸、潘高寿、美的、华润涂料、三弦男装、片仔癀、汉森制药、莱茵生物、最胜等。
2、《声浪传播》——破解品牌密码
南方日报社出版
编着者:李泊霆段淳林
内容提要:作者经过多年理论探索与实践操作,提出一个品牌营销的新理念:声浪传播。此理论提供:传播是营销的最高阶段。未来优秀的企业必然是用传播的角度来构建营销系统,甚至是企业战略,营销已经做到了尽头,而传播将有无限空间,同样也意味着无限商机。本书以王老吉、苹果、联想、星巴克、腾讯等品牌营销的成功案例,来论证:品牌需要声浪。
在一个信息爆炸、产品供过于求的时代,营销的本质已经演变为如何传递企业与品牌的信息,以及如何成功说服目标对象,从而达成消费的最终购买。因此,在营销的过程中,“传播”变得十分重要。公司、产品、包装、价格、渠道、广告、公关、服务等一系列所有可能给顾客留下印象的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是向消费者不断地发声。这就是沟通,也就是通俗意义上所讲的声音传递。声音的传递过程看似简单,却要面对“声场”中众多的噪音与干扰。因此,如何能够让微弱的声音最终成为声浪,就自然成为建立品牌的焦点所在。
十个关键点
1、定位是系统品牌营销的基础和核心。所谓定位,本质是根据消费市场、竞争对手和企业现状准确为自身界定一个最合适的身份。
香飘飘将自身定位行业领导品牌,因此,面对的就是所有奶茶消费者,所以以不竞争为竞争,提出奶茶就是香飘飘的口号。相反,龙大在鲁花当道的市场现实下,如果面对所有消费者,卖花生油品类不太现实,因此,就理所当然定位挑战者,争取想吃“用当季新花生榨取花生油“的消费者,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2、相对定位的策略性,品牌价值更多的是根据所选择消费群的不同,形成自身的品牌包裹力。
汇源的品牌价值一直是提供健康果汁;康师傅、统一等低浓度品牌商切割市场,品牌价值更多锁定在欢乐、好喝、平价乃至功能等价值上,相对锁定年轻一族,从而在价值上与汇源形成了区隔。
3、品牌个性是品牌价值的延续。
中粮的品牌个性是正统,追求自然,同样是食用油,福临门相对金龙鱼无形中就多了几分传统的气息。相反,德芙作为巧克力的翘楚,其无论广告片还是包装,都充满着洋气。
4、洋气的个性需要适合的口号。品牌口号就是品牌消费价值与个性的外在表现。
德芙顺着洋气,品牌口号是“纵享丝滑“,哈根达斯的”爱她就给她哈根达斯“等都一脉传承了品牌价值的时尚自由调性。相对于这些品牌,徐福记则更与品牌传统价值一脉相传,传播过年就吃徐福记。
但无论是什么口号,从消费者来说,在被品牌文化感染同时,最终消费的是产品,因此,产品价值从另一个维度更进一步把握着消费需求。
5、产品价值本质上是产品利益,如黄飞红的麻辣味道,六个核桃的补脑等。其作为品牌产品或独有或占位品类的价值,与品牌价值、个性、口号、定位一道形成了对消费者心智理性与感性,不同却相互配合,天衣无缝的两层包裹。
但从个体消费者来说,其是多变的,他们的消费场景、消费时机并不相同;从消费市场来说,消费者是多元的,有层次性的。
6、产品线的意义正是应对多元消费,将产品、品牌价值层次化,或展示形象,或应对竞争,或走量,最终实现品牌、产品在市场上对消费需求的多方位满足把握。
事实到此并没有结束。对于消费者,产品利益重要,但他们更看重在自己的眼睛
7、包装的意义正在于实现品牌、产品价值的外在符号化,以让消费者能从外在感觉到品牌、产品的内在,最终实现购买。
但受制于当前竞争的惨烈,如果只有产品品牌价值,只有价值化的包装,很难从群雄中脱颖而出。
=差异化的物料是品牌包装的补充强化,是凸显品牌价值的必然选择。
蒙牛、伊利通过价值承接的规模物料,实现品牌价值在终端渠道的规模媒体化视觉,赢得这个眼球时代,消费者的注意。
由于渠道终端已经打破了过去大一统的时代,因此,全渠道覆盖不再是最佳选择
8、品牌产品必须根据对自身消费群的选择,根据他们的消费行为路径,去有效设置最佳的渠道模式。
一个礼品大米,如果将一批、商超作为渠道重点,都无法抵达消费者,何谈赢销。因此,准确地配置渠道模式是将品牌价值真正放大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渠道就是品牌的阵地。只有合理,才能主次渠道吻合,价值迅速扩散。
9、推广模式比渠道模式更灵活,本质是通过运动战,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让品牌价值“活“起来,实现与目标消费群的价值对位,从而将品牌价值借推广形式转借植入到消费者心中。
在这一过程中,明确的消费群是基础,也是核心,围绕此,品牌定位、价值、个性、口号、产品价值是标准武器,产品线、包装是军队,渠道模式是具体的阵地,而推广模式及活动则是一场接着一场的战役。
10、要持续打赢战役,除了如以上对消费者系统关怀,个性化的配置尤为关键。毕竟中国市场不是一块铁板,各区域相同层次的消费者消费习惯、文化、行为并不同。
新兴行业
企业的生存之道,要紧紧围绕企业品牌推广策略,无论何种营销方式,都是对自己企业品牌的植入传播,而网络时代为企业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供了全新的传播形式,尤其在WEB2.0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品牌口碑传播的阵地。品牌推广,塑造企业品牌形象,进行品牌营销。一个优秀品牌的建立不但要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还要有较好的美誉度。信息化时代,搜索引擎的使用是四亿网民每天上网必经的过程,要让您的品牌被大家所熟知,首先必须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搜索引擎的展现上出类拔萃。
有很多企业不懂得品牌营销的重要性或者不会做品牌营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品牌营销公司就应运而生了,其中中麒推广就是专业从事品牌营销的公司,为万通药业、通天酒业、陕文投集团、长影制片厂、意林杂志等数十家知名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品牌营销服务。品牌营销这个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品牌营销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为人所知,为人所需。
意义
品牌营销的实现具有非凡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力量最大化
通过共享让各个参与者成为利益攸关方,不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由过去的品牌持有人独自发力转变成为利益攸关方共同发力,营销的推力和需求的拉力方向一致,根据力学合成原理,最终的力量自然最大。
2、效率最大化
由于利益攸关从过去不关心销售转变为现在共同关注,使被动营销转化为主动营销,利益攸关方能够更加积极对待工作,自然用工最省、效率更高。尤其是过去对品牌漠不关心的消费者成为品牌利益攸关方之后,各项调查、研发和营销工作不再隔靴搔痒,效率自然无法比拟。
3、风险最小化
由利益攸关方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各自担当的风险自然最小,尤其是消费者的积极参与互动,适销对路的产品开发是最容易实现的,同时大家利益相对一致,容易拧成一股绳,内耗风险系数也大大降低。
4、费用最小化
在每一个营销节点上,由原来品牌持有人支付费用转变为各利益攸关方自行支付费用,由过去品牌经营者独自控制费用转变为各利益攸关方自行控制费用,从而使得各利益攸关方获取更多更合理的利益。
参考资料
[1]《品牌管理》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荷)里克·莱兹伯斯 (荷)巴斯·齐斯特
[2]《品牌营销学》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郭洪
该文章由作者:【贝妮】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