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保护指的是保护野生动物。法律所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主要的任务为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主要侧重有两方面:一种是种群保护[1](如成立野生动物保护区等);一种是野生动物福利问题。国内外的主要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有: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orldAnimalProtection)、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ildlifeConservationSociety)野生动物救援(Wildaid)以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ChinaWildlifeConservationAssociation)等。
概念
野生动物是指在大自然的环境下生长且未被驯化的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88年11月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89年3月1日起施行。
保护意义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由许多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有一种植物消失了,以这种植物为食的昆虫就会消失。某种昆虫没有了,捕食这种昆虫的鸟类将会饿死;鸟类的死亡又会对其他动物产生影响。这也是食物链造成的。所以,大规模野生动物毁灭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严重后果。
濒危野生动物
濒危野生动物是指在其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主要部分中处于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物种的种群已经减少到勉强可以繁殖后代的地步,其地理分布狭窄,仅仅存在于典型地方或出现在有限的、脆弱的环境中。如果不利于其生长和繁殖的因素继续存在或发生,便会很快灭绝。按照世界公认的标准,一个物种的数量少到以百计算时,即为濒危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国家林业局召开“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电视电话会议”,紧急部署各地迅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执法行动,要求当前要从五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工作。该局副局长张建龙此间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加大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全面遏制并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势头。此间会议要求从五方面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执法:
一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各地迅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执法行动,形成强大声势,打击乱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和走私、非法经营野生动物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
二要切实强化野生动物分布区的野外巡护和看守。要在野生动物分布的山头、地块、湖区,组织力量加强巡护和看守,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依法制止和惩处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损毁野生动物栖息地、干扰野生动物生息繁衍活动的行为,并收缴或清除兽夹、兽套等非法猎捕工具。
三要全面检查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场所,清理整顿非法经营利用行为。尤其是对餐馆饭店、花鸟市场、药用野生动物原材料集散地和其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较集中的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经营利用非法猎捕或走私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进行清理整顿,并依法惩处。
四要加强林业部门与海关、边防、运输等部门的协调行动,综合整治,严查走私、非法运输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 [1]
五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更广泛地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倡导保护新理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发动人民群众关注、支持保护执法行动,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高校专业
野生动物保护(代码:510205)属于农林牧渔大类,林业技术类。
野生动物保护专业主要学习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学、生物技术、动物学、野生动物组织解剖学、生物化学、动物遗传育种等基本知识,并受到相关实践方面的专业训练。
培养目标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学成后能在与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相关的行业从事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知识技能
通过学习,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掌握生物学、畜牧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野生动物无线电遥测技术、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及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
3.具有野生动物繁育、保护、利用、疾病防治、检疫,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及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
4.熟悉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利用及森林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野生动物学科、保护生物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主要课程
动物学、动物生态学、动物行为学、野生动物管理、自然保护管理、保护生物学、野生动物繁殖、野生动物饲养、野生动物疾病防治、野生动物保护、繁殖综合训练、毕业实习等。
该文章由作者:【托奶天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