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营养素:即“热源质”,是指在人每天摄取的所有营养素中,在体内可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在营养学上称之为“产能营养素”。当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碳水化合物的贮备迅速减少,而脂肪和蛋白质则作为长期能量消耗时的能源。
三类产能营养素在体内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并且彼此相互影响,如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相互转化及它们对蛋白质有节约作用。年龄越小,蛋白质及脂肪供能占的比例相应增加。成人脂肪摄入量一般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
分类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我国人民所摄取食物中的营养素,以碳水化合物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说来,机体所需能量的50%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产生的葡萄糖被吸收后,有一部分以糖原的形式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肌糖原是骨骼肌中随时可动用的贮备能源,用来满足骨骼肌在工作的情况下的需要。肝糖原也是一种贮备能源,贮存量不大,主要用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
脑组织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多,在通常情况下,脑组织消耗的能量均来自碳水化合物的有氧的条件下氧化,因而脑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另外,脑组织细胞贮存的糖原又极少,代谢消耗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血糖,所以脑功能对血糖水平有很大的依赖性。
脂类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一道称为产能的三大营养素。脂类也是构成人体各种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脂类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更是构成所有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机体内的脂类分为组织脂质和贮存脂质两部分。组织脂质主要包括胆固醇、磷脂等,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在人体饥饿时也不减少,但不能成为能源。贮存脂质主要是脂肪,也称甘油三酯或中性脂肪。在全部贮存脂质中,脂肪约占98%。其中一部分是来自食物的外源性脂肪;另一部分是来自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转化成的内源性脂肪。脂肪含能量最高是体内各种能源物质的主要贮存形式。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中有40%~50%来自体内的脂肪,其中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碳水化合物所转化成的脂肪;在短期饥饿情况下,则主要由体内的脂肪供给能量。脂肪酸可直接供给很多组织利用,也可在肝脏转化成丙酮酸再供给其他组织利用。不但骨骼肌、心肌等可利用脂肪酸和酮体,在饥饿时,脑组织也可利用酮体。所以,脂肪也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但它不能在机体缺氧条件下供给能量。
脂肪在体内是产热量最高的物质,每1克脂肪能提供9千卡的热量,其产热量是同等数量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2倍多。正因为它含有很高的热量,所以是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
大多数天然食物中都含有脂类,脂类是一种很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使人体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之一。主要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脂肪,他们由于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数量以及结构不同,而各有各的功能和营养价值。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在机体蛋白质代谢中,也主要是利用氨基酸进行合成和分解代谢。
体内氨基酸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食物蛋白质消化所产生的氨基酸,由小肠吸收入血;二是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组织、细胞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氨基酸。这两部分氨基酸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成分以实现自我更新,也用于合成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氨基酸也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但这是用较高的代价而取得的。
氨基酸在体内经过脱氨基作用或氨基转换作用,分解为非氮成分和氨基。其中非氮成分(α-酮酸)可以氧化供能,氨基则经过处理后主要由肾脏排出体外。人体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供能。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机体所需能源物质供能不足,如长期不能进食或消耗量过大时,体内的糖原和贮存脂肪已大量消耗之后,将依靠组织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来获得能量,以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约占人体重量的16%,用来制造肌肉、血液、皮肤和许多其它的身体器官。每一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的热量,每日摄取的蛋白质应该相当于全天热量摄入总量的10%—15%。蛋白质由各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而人体组织存在着20种不同的氨基酸,其不同的组合可制成各种蛋白质,在人体内发挥不同的功效。
在这20种氨基酸中,有9种是“必需氨基酸”(其中组氨酸为婴儿“必需氨基酸”),不能由人体自行制造,而必须从饮食中取得。蛋白质的质量就是以这9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而定的,不同的食物所提供蛋白质质量会有所不同。
其它的11种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可以通过必需AA(氨基酸)来合成,满足身体的需求,毋须一定要从食物中摄取。
三者间关系
进食是周期性的,而能量消耗则是连续不断的,因而贮备的能源物质不断被利用,又不断补充。当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碳水化合物的贮备迅速减少,而脂肪和蛋白质则作为长期能量消耗时的能源。
三类产能营养素在体内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并且彼此相互影响,如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相互转化及它们对蛋白质有节约作用。因此,三者在总能量供给中应有一个恰当的比例。根据我国的饮食特点,成人碳水化合物供给的能量以占总能量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为宜。年龄越小,蛋白质及脂肪供能占的比例相应增加。成人脂肪摄入量一般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
主要来源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动物蛋白质,如禽、肉、鱼和蛋及其制品;另一种是植物蛋白质,主要来自粮谷类食物和豆制品。动物蛋白质的质量要好于植物蛋白质,蔬菜与水果中的蛋白质很少。食物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如与人体相似,其蛋白质的吸收利用就会增加。因此,将动物性食物、豆制品、蛋类与米饭或面食一起吃就可提高膳食蛋白质的利用率。
脂肪的主要来源
脂肪的来源可分两大类: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前者如猪油、牛油、羊油、奶油和鱼油等;后者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橄榄油和茶籽油等。植物油中的必需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动物油脂。对婴儿而言,母乳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摄入的50%,配方奶中脂肪提供的能量也占总热量的40%~45%。不可给宝宝提供半脱脂和脱脂奶粉或鲜奶。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宝宝的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各种细粮,如大米、面粉及其制品,还有薯类、其他谷类、根茎类食物,以及各种单糖或双糖,如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蜜糖、果糖等。
该文章由作者:【王爱忠】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