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汉语汉字)

兰(拼音:lán),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兰”本义指一种香草,一说指兰花,兰花是一种草本植物,有香气,可供观赏;一说指兰草(泽兰,又称佩兰),或指木兰。孔子说:“夫兰当为王者香。”(见汉代蔡邕《琴操》卷上)后世称兰为“王者香”。包含“兰”的词语,都指美好的事物。

兰(汉语汉字)

字源演变

“兰”是上下结构的形声字。战国文字作图1,上部的草字头是形符,表示跟花草有关;下部从“柬”为声。小篆(图2)声旁改为“阑”。“阑”从“柬”声,故“兰”亦可从“柬”声。简化字作“兰”,根据草书楷化而来。

“兰”本义指一种香草,有人认为这是指泽兰,又名兰草、佩兰,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人认为是指兰花,兰花是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花清香,属观赏植物。有时也用“兰”来指一种树,就是木兰。

不论是泽兰还是兰花,都是有清香之气的植物,历来被高洁雅正之士所青睐。他们借“兰”来表明自己特立独行,不与黑喑社会同流合污的崇高品质。屈原在《离骚》中就反复强调“兰”清新超群的气质,借以表明自己的美好追求。

中国人喜爱兰花,因为兰花资质优美,因此“兰”字又常常被引申为人的品质高洁、优雅。人们常用“兰”来形容一些美好的事物,如“兰心蕙性”比喻妇女优雅、高洁的品格,“金兰之交”指知心的朋友。

现代释义

基本解释

(蘭)

lán

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古书上指“木兰”。

古同“栏”,家畜圈(ju刵 )。

古同“斓”,斑斓。

详细解释

兰〈名〉

1.(形声。从艸,阑( lán)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2.同本义 [eupatorium]

兰,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3.泽兰属植物的泛称,属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谓的兰,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兰科的兰。如:兰臭(朋友相契。引申为友情);兰麝(兰草和麝香。都是高贵的香料,古时用来薰香)

4.兰花 [orchid]。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赏植物。如:兰英(兰花);兰香(兰花香味);兰生(形容酒的香淳如兰花开放。芬芳四溢。后引申为引酒名)

5.兰属植物的泛称 [cymbidium]。如:长叶兰;多花兰;素心兰;建兰;墨兰

6.即“春兰”。亦称“兰花”、“山兰”、“草兰”、“朵朵香” [Goering cymbidium]。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革质,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供观赏

7.古指木兰 [magnolia]。如:兰桨(用木兰制成的桨。代指船);兰舟(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兰棹(兰舟)

8.兵器架 [arms frame]

武库禁兵,设地兰锜。——汉· 张衡《西京赋》

9.又如:兰盾(放置兵器的架子)

10.假借为“栏”。栏杆 [balustrade;banister;railing]

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兰。——《汉书·王莽传中》

11.假借为“籣”。盛弩矢之袋,形如木桶 [a case for a bow and arrows]

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管子·小匡》

12.姓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落干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干切,音阑。《说文》香草也。《陆甸云》阑艸为兰,阑不祥也。《陆玑诗疏》其茎似药草泽兰,广而长节,汉诸池苑及许昌宫中皆种之。《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三年》郑文公妾燕姞,梦天与兰,曰: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屈原·离骚》纫秋兰以为佩。《尔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馀者兰。

又《本草》木兰。《屈原·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

又《管子·小匡篇》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注》兰卽所谓兰錡,兵架也。

又脉也。《史记·扁鹊传》夫以阳入隂支兰藏者生。《注》支者顺节,兰者横节。隂支兰,胆藏也。

又布名。《华阳国志》兰干细布。兰干,獠言紵也。

又人名。《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张堪注》凡物不知生谓之兰。《殷敬顺曰》《史记》无符传出入谓之阑。此兰子谓以技妄游,义与阑同。

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太守兰广。

又萑兰。《前汉·息夫躬传》涕泣流兮萑兰。《注》萑兰,泪阑干也。

又芄兰。《扬子·太经》阳气亲天,万物芄兰。《注》芄兰,茂密也。

又通栏。《後汉·东夷传》徙于马兰。《注》兰卽栏。

又通斓。《吴志·孙权传》童谣曰:黄金车,斑兰耳。

又《韵补》陵延切,音连。《宋玉·招䰟》川谷径复流潺湲,光风转蕙氾崇兰,经堂入奥尘朱筵。[2]

说文解字

【卷一】【艸部】兰

香艸也。从艸阑声。落干切

说文解字注

(兰)香艸也。易曰。其臭如兰。左传曰。兰有国香。说者谓似泽兰也。从艸。阑声。落干切。十四部。

该文章由作者:【梅映雪】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