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拼音xīn)是汉字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始见于《说文》小篆文字。《说文·欠部》中说“歆,神食气也。从欠,音声”,这里说的是此字的本义是祭祀时鬼神享用祭品的香气。还有羡慕、贪图、喜悦等义,这些意义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美味佳肴陈列于神坛,香气扑鼻,令人津液暗滋,羡慕不已,故有羡慕之义。羡慕的东西则贪图得到,故引申为贪图之义。羡慕的东西都是令人愉悦的东西,故又引申为愉悦之义。
字源演变
“歆”字是形声字,此字始见于《说文》的小篆文字(图1)。《说文》中说“歆,神食气也。”。这里说的是此字的本义是祭祀时鬼神享用祭品的香气。左边的“音”字表示读音,右边的“欠”字在甲骨文中像一个人张口打哈欠的样子,所以由“欠”字组成的字多与气的出入有关,由于“歆”的本义是鬼神吸闻祭品的气味,所以用“欠”来表示意义。汉代文字结构比较宽大(图2)。于省吾《甲骨文·释林释言》:“言与音初本同名,后世以用各有当,遂分化为二。周代文字言与音之互作常见,先秦典籍亦有言音通用者……”。据于省吾之说,歆字在甲骨文中作言,在西周金文中作言或作音,歆字至迟在战国时代已经产生。歆字形体演变历程是:言—音—歆。
详细释义
读音 | 词性 | 释义 |
xīn | 动词 | 飨,嗅闻。古指祭祀时鬼神享受祭品的香气。 |
谓用食品祭祀神鬼。 | ||
动。 | ||
贪图;羡慕。 | ||
引诱。 | ||
悦服;欣喜。 | ||
参考资料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欠部》 许今切
神食气也。从欠音声。
说文解字注
神食气也。大雅曰:?帝武敏歆。传曰:歆,飨也。许用毛义而不云飨也者,嫌食部以乡饮酒释飨,故易其文神食气,故其字从欠也。引伸为憙悦之意。皇矣:无然歆羡。传释为贪羡。楚语曰:楚必歆之。贾逵曰:歆,贪也。韦曰:歆犹贪也。周语:民歆而德之。韦曰:歆犹欣欣喜服也。按郑笺生民首章云:心体歆歆然。亦是以欣释歆。从欠音声。许今切。七部。
广韵
许金切,平侵晓 ‖ 音声侵1部
歆,神食气也。许金切。四。
康熙字典
《辰集下》《欠字部》
《唐韵》许今切。《集韵》《正韵》虚金切。《韵会》虚音切。?音廞。《说文》:神食气也。徐曰:《礼》:周人上臭,灌用郁鬯。又曰:有飶其香,神灵先享其气也。《诗·大雅》:上帝居歆。
又飨也。《周语》:王歆太牢班尝之。
又动也。《诗·大雅》:履帝武敏歆。
又欣羡也,贪也。《诗·大雅》:无然歆羡。
字形书法
“歆”字为左右结构,左边是一个“音”字,在第九笔一横结束书写,随后在右方书写部首“欠”,一撇开始书写,最后一笔为一捺结束书写。
音韵汇集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先秦 | 高本汉系统 | x | i̯əm | |
王力系统 | 侵 | h | ǐəm | |
董同龢系统 | 侵 | x | jəm | |
周法高系统 | 侵 | x | iəm | |
李方桂系统 | 侵 | h | jəm | |
魏 | 侵 | jəm | ||
晋 | 侵 | jəm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侵 | jəm | |
南北朝 | 北魏後期北齐 | 侵 | jəm | |
南北朝 | 齐梁陈北周隋 | 侵 | jəm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x | i̯əm |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h | ǐěm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x | jem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x | iem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x | jəm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x | ǐəm |
字形 |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母 | 声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广韵 | 歆 | 歆 | 深 | 平声 | 侵 | 晓 | 开口呼 | 三 | 次清 | 许金切 | xjem | |
集韵 | 深 | 平声 | 侵 | 晓 | 开口呼 | 三 | 次清 | 虚金切 | xiem | |||
韵略 | 平声 | 侵 | 虚今切 | |||||||||
增韵 | 平声 | 侵 | 虚金切 | |||||||||
中原音韵 | 歆 | 阴平 | 侵寻 | 晓 | 全清 | xiəm | ||||||
中州音韵 | 平声 | 寻侵 | 希金切 | |||||||||
洪武正韵 | 歆 | 平声 | 侵 | 晓 | 呼 | 全清 | 虚金切 | xiəm | ||||
分韵撮要 | 阴 | 阴平 | 金 | 以 |
该文章由作者:【潘志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