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悲情城市》是由侯孝贤执导,陈松勇、梁朝伟、辛树芬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以二·二八事件为背景,讲述了林氏家族兄弟四人的遭遇和生活,于1989年10月21日在台湾上映。影片获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剧情简介
台湾基隆一户林姓人家有四个儿子。父亲年迈,老大文雄主持家务。文雄因有女无子,另娶小妾。老二被日本人征调南洋当军医,一去不返,妻子守了活寡。老三文良被征到上海,为日军作翻译,年轻的妻子留在家中。四弟文清自幼聋哑。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被日本占据的台湾回归祖国 ,群情欢腾。不久,老大的小妾生下了儿子。台湾光复后,从大陆来了接收大员、国民党军队、地痞流氓、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人士等等。老三回来后因汉奸问题,被打得精神失常。老四和好朋友、小学教师吴宽容,经常与一群社会主义青年聚谈,议论欠薪、失业、贪污、军人蛮横无理等社会问题。一次,大家情绪激昂,慷慨高歌《流亡三部曲》,老三因受歌声刺激,精神得以恢复正常。后老三与黑社会分子混在一起,从事伪钞生意,时常互相仇杀。小妾的哥哥亦勾结流氓进行贩毒活动。老大反对仇杀及贩毒,但又要维护兄弟情义和家庭利益,使事情更为复杂。流氓勾结上层官府,以汉奸罪逮捕老三。老大多方奔波,终使老三获释,但他的疯病却复发。哑巴老四脚踏实地,从事照相业务,与吴宽容在矿区当护士的妹妹宽美结为夫妻。二·二八事件发生后,百姓奋起反对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国民党当局大肆镇压。不久,一些为台湾前途而奋斗的志士在活动中走风失事,老四被捕。老大在声色场中死于流氓的枪击。老四的妻子茹苦含辛,抚养着呀呀学语的幼儿。
演职员表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陈松勇 | 林文雄 | 林家长子 |
梁朝伟 | 林文清 | 林家小儿子 |
辛树芬 | 吴宽美 | |
吴义芳 | 吴宽荣 | 吴宽美的哥哥 |
高捷 | 林文良 | 林家三子 |
李天禄 | 林阿禄 | 林家大家长 |
陈淑芳 | 美黛 | 林文雄妻子,林文清大嫂 |
柯素云 | 二嫂 | |
林丽卿 | 三嫂 | |
何瑷云 | 大哥妾 | |
张嘉年 | 阿嘉 | 小妾的兄长,林文雄的舅子 |
杨长江 | 妾父 | 林文雄小妾之父 |
林扬 | 许先生 | |
– | 林光明 | 林文雄与小妾的儿子 |
黄倩如 | 阿雪 | 林文雄的女儿 |
罗诚业 | 阿坤 | 林文森的儿子 |
– | 阿谦 | 林文清的儿子 |
梅芳 | 吴母 | 吴宽荣、吴宽美之母 |
鹭青 | 吴父 | 吴宽荣、吴宽美之父 |
阿匹婆 | 阿捡姐 | 地方黑道大姐头 |
雷鸣 | 上海佬 | 外省走私客 |
文帅 | 阿山 | |
詹宏志 | 林老师 | 吴宽荣的友人 |
吴念真 | 吴老师 | 吴宽荣的友人 |
中村育代 | 小川静子 | 吴宽美的朋友 |
制作人 | 邱复生 |
监制 | 杨登魁 |
导演 | 侯孝贤 |
副导演(助理) | 张作骥、黄健和、林正英、邱俊龙 |
编剧 | 吴念真、朱天文 |
摄影 | 陈怀恩 |
配乐 | 张弘毅、立川直树 |
剪辑 | 廖庆松 |
美术设计 | 刘志华、林崇文 |
灯光 | 宋殿生 |
录音 | 杜笃之、杨静安 |
场记 | 蔡邦和、陈琼华 |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音乐原声
序列号 | 歌曲名称 |
01 | 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 |
02 | Hiromi~Flute Solo |
03 | 文清のテーマ |
04 | 悲情城市~Variation 1 |
05 | Hiromiのテーマ |
06 | 悲情城市~Variation 2 |
07 | 凛~Dedicated To Hou Hsiao-Hsien |
发行时间:1989年10月01日 |
获奖记录
时间/奖项名称 | 提名/获奖 | 提名/获奖方 |
1989年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 获奖 | 《悲情城市》 |
1989年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西阿克特别奖 | 获奖 | 《悲情城市》 |
1989年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 | 获奖 | 《悲情城市》 |
1989年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 | 提名 | 《悲情城市》 |
1989年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 | 获奖 | 侯孝贤 |
1989年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 获奖 | 陈松勇 |
1989年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 | 提名 | 吴念真、朱天文 |
1989年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 | 提名 | 陈怀恩 |
1989年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剪辑 | 提名 | 廖庆松 |
1989年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录音 | 提名 | 杜笃之、杨静安 |
制作发行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
意大利 | 1989年9月4日(Venice Film Festival) |
加拿大 | 1989年9月15日(Toronto Film Festival) |
美国 | 1989年10月6日(New York Film Festival) |
中国台湾 | 1989年10月21日 |
荷兰 | 1990年2月2日 |
西德 | 1990年2月11日(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日本 | 1990年4月21日 |
瑞典 | 1990年12月26日 |
中国香港 | 2001年4月14日(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阿根廷 | 2002年4月19日(Buenos Aire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Independent Cinema) |
捷克 | 2004年1月24日(Febio Film Festival) |
捷克 | 2004年10月6日(limited) |
希腊 | 2005年11月26日(Thessalonik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幕后花絮
1、导演、编剧吴念真,作家、编辑詹宏志,作家张大春等客串出演了该片。
2、该片于1989年获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狮奖,这是在国际影展获得首奖的第一部台湾电影。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二·二八事件:1947年2月27日,台北市南京西路天马茶房。中年守寡、带着一儿一女艰难度日的林江迈的烟摊遭台湾省专卖局专员叶得根及9名缉私队员查处。在拉扯中,一缉私队员用枪托将林江迈打得头破血流。愤怒的围观群众与缉私队员发生冲突,打伤了缉私员赵子健与警员张启详,缉私员傅学通向人群开枪,当场打死无辜市民陈文溪。当晚,部分群众拥到台北市警察局和宪兵团,要求严惩凶手。
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民罢市、游行请愿,又遭国民党当局镇压,激起了民众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暴动。几天之内,暴动民众控制了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急电南京求援,国民政府调驻守上海的21军在基隆登陆,进驻台北,对群众进行大规模镇压。大批台湾市民、学生及社会知名人士包括教授、作家、医生遭到屠杀,共有八百多人殒命。
影片评价
描写台湾“二·二八”起义的《悲情城市》,通过一个家族的兴衰,折射出历史的嬗变。这个大家庭最后七零八落,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林文清与宽美的爱情,也成了这个大时代下的一场悲剧。(新浪娱乐评)
《悲情城市》描写国民政府治理台湾初期,以一个基隆林氏家族的兴衰故事,侧写出时代变迁与政权轮替的过程中,难以回避的族群冲突与身分认同问题。影片勇于突破禁忌,在解严之际便大胆碰触敏感的“二二八”议题,以宏大的历史格局再创台湾电影新页。(新浪娱乐评)
该文章由作者:【卡西乌斯之枪】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