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原石的唯一特征是什么?
田黄原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石形、石皮、石色、石质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
田黄原石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外表常有皮层包裹,以黄色作为它的基调,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
田黄原石的成因
数千万年前,福州寿山一带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喷发的熔岩渗入岩石裂隙,并与四周围岩交融凝结晶化,形成最初的寿山石矿。而田黄石的形成,起因则要追溯到寿山溪上方矿脉的矿石剥离母矿滚入溪中的神奇经历。此后溪水冲刷,棱角磨圆,杂质洗净,遂成最初的卵形田黄石胚胎。
再往后深埋溪谷,土壤浸渍,水份哺育,石头胚胎逐渐染色;直至最 后沐浴日月光华,成为自然界中至为珍 稀的尤物。
是不是白田黄原石的吗?
鉴别是否是白田黄石:
田黄石的肌理表皮组织比较有特点,绝大多数田黄石外表都有皮层包裹,也感觉温润,“石皮”是田黄石的主要标志之一、凝嫩;其皮质比其他寿山石或巴林石细嫩、条理不乱,灿烂醒目,田黄石的手感类似软玉。而其余相似石头的手感则明显干燥许多,多呈现于表层,刀感流畅而微沉、表皮特征。再者,并且同时拥有“石皮”的石头。表皮都会出现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因为田黄寿山石的硬度大于人类的指甲,石心皆泛黄红之光,交叉状,有无石皮是鉴定田黄石原石的一个重要依据,即使在寒冬腊月,而青天石。符合手感,质地温润、巴林石等石头的纹理比较杂乱、细腻,用刀轻刮。其在光线透照下。同时,但如果用指甲划田黄应该不留痕迹,如新出萝卜去皮,粉粒细腻均匀,而且疏密有致,一般可初步鉴定为田黄石大部分田黄石或多或少都带有裂格
这块石头是田黄石吗?
图中单看萝卜丝
还确定有几分相似
寿山田黄产地在福建
福州市寿山村
真正的田黄出自田地
田地分上板中板下板
另有坑头田
出自田地的田黄有萝卜丝
红筋断格及石皮
题主的这块是否出自以上
如果是那价值就高了
如何辨认以假乱真的人工田黄?
田黄
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1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产量基地,数百年来在早已挖掘殆尽。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当作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的玺印及艺术摆件。
田黄石在当今的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买主大多是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华人集中居住的地区,越是质地优良,雕工精湛的田黄石佳品,越能吸引收藏家兴趣。
作为“石中之王”的田黄石,历来价格不菲。文人学士都认为收藏或使用田黄章,比珠宝、翡翠更高雅和有品位。从文物鉴定角度讲,鉴定田黄石与其他类别的文物不同,够不够年份是一回事,但首先要看其是否真的田黄石。李元茂先生对此素有研究,曾精辟地分析田黄石的假冒与辨别,特摘引如下,以飨读者。
近些年有人采用各种办法,试图以人工合成等办法仿造“田黄石”,引起了鉴藏家们的关切,怕真假难分,影响田黄的身价。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田黄石”虽来源于寿山冻石母岩,但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下,经过百万年漫长岁月的浸润变化才形成的,它所具备的天然光彩和观赏收藏价值,绝非人工模仿所能替代的,也是可以鉴别的。所以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枇杷黄田黄
用指甲划田黄应该没有白色痕迹
首先,“石皮”是田黄石的主要标志之一,绝大多数田黄石外表都有皮层包裹,有无石皮是鉴定田黄石原石的一个重要依据;其皮质比其他寿山石或巴林石细嫩,用刀轻刮,刀感流畅而微沉,粉粒细腻均匀。
而且,田黄石的肌理表皮组织比较有特点。比如内部会出现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而且疏密有致、条理不乱,如新萝卜肉质的丝状纹理,俗称“萝卜丝”,大部分田黄石或多或少都带有筋格,因其形成过程早期易受损,后期汲取土地滋养愈合而成。
最后,田黄石的手感类似软玉,质地温润、细腻、凝嫩。其在光线透照下,石心皆泛黄红之光,灿烂醒目,即使在寒冬腊月,也感觉温润,但如果用指甲划田黄应该不留痕迹,因为田黄寿山石的硬度大于人类的指甲。
金裹银田黄
品相
萝卜纹理细致而颜色黄者为贵确定田黄石的品相,一般要从四点入手。
首先是颜色,黄石一般呈黄、白、红、黑等色,以黄为尊,黄色色泽越厚重纯正者价值越高。
二者是手感,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者价格为高。
三是透明度,位于将透未透“中庸”状态的田黄石价值最高,四是纯净度,油滑透光中杂质越少越好,纯净者为上品。
最后,纹理也是决定田黄石价值的重要方面。萝卜纹理明显,切纹理细致有序的田黄石价格更高,“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的说法正来源于此。不过,萝卜纹理的颜色不能太重,不能影响田黄石以纯净为贵的总原则。
白田
鉴定
田黄石必需具备六德
(1)细:指质地细密,如婴儿之肤;
(2)结:内质脂密有光泽,手有滑感;
(3)温:与人有相亲的宝气,无火气;
(4)润: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润,如露之欲滴;
(5)凝:指凝灵,如半透明的冻状;
(6)腻: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就会出现由里往外冒油,如油之欲滴。其他石头,没有这种油腻感,更谈不上由里向外冒油,油之欲滴了。
田黄的比重2。6克/cm3,摩尔硬度为2.5—2.9度。与人指甲硬度差不多。若田黄加热上腊后,石质会变硬些。
清代熟栗黄田黄方章
田黄肌理应有萝卜纹,在灯光透视下可见。《印石辩》石巢先生首次提出了田黄石萝卜纹六种表现形式,是石巢先生的又一贡献。
(1)象萝卜皮内层的纹理,网状而且长眼,由密渐疏。
(2)像粽粒状,如糯米粽子蒸熟后,米粒似化未化形状,有时也成条纹状。
(3)网眼较圆,又断续分散分布。
(4)如东瓜内心纹,或明或暗不规则分布。
(5)如水波纹状。
(6)基本上不见萝卜纹,仅有少数网状纹,是最上品者。
田黄石有无外皮不作为鉴定标准,仅作为参考。格裂是田黄石瑕疵,无格无裂是极美品。“无格不成田,无皮不成田”,只作参考,不作鉴定标准。“无纹不成田”,作为鉴定标准之一。有萝卜纹不一定是田黄,但田黄必须要有萝卜纹。
土黄皮田黄
仪器检测
用红外光谱分析(IR)、X射线能谱分析(EDS)分析,田黄石主要成份有的是纯净的地开石组成,其中有极少量辉锑矿;有的除地开石外,还含有其他矿物成份。
田黄冻石主要矿物成份由珍珠陶石组成
其矿物主要成份是地开石或珍珠陶石不一定是田黄(浙江昌化田黄,其矿物主要成份也是地开石),但田黄的主要矿物成份必须是地开石或珍珠陶石。
只要具备上述条件,就可以确定是田黄真品。
田黄玉石如何分辨
分辨田黄玉石的方法为:看石形、看石皮、看石纹或红格等。
1、看石形
真正的田黄石,其形状上一定没有明显的棱角、表面有大小不规则状的凹坑与沟槽。市面上那些用其他石种假冒的田黄,大多浑圆且表面光滑,与真正的田黄石还是有明显差别。
2、看石皮
田黄大多有皮有色,那些埋在黄土地里的田黄,大多呈现出黄皮;白沙层里的田黄,则挂的是白皮;同理,黑泥田里的田黄,则挂的是黑皮、乌鸦皮。也有的田黄原本已形成自己的皮色,却再次经历千年的搬运和风蚀作用,这样的田黄就可能出现两层皮、三层皮的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3、看石纹或红格
采用透射光观察田黄,能够看到其内部普遍存在类似“萝卜丝纹”的纹理。还有一些田黄表面存在或深或浅的红色脉络,我们称之为“红格”。市面上一些塑料造假的田黄,内部大多干净无红格、萝卜丝纹;一些采用拼接法假冒大块田黄的,内部的纹理也大多差异较大、彼此不连续。我们通过观察纹理,就能发现端倪。
田黄玉石是什么?
田黄石,简称“田黄”,因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为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
它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之分:广义的田黄石指“田坑石”,狭义的田黄石指田坑石中之发黄色者。在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方面,田黄石与寿山石基本相同或相近,但因其珍稀和昂贵,故早已成为独立的印章石品种。
该文章由作者:【秋天不会来】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