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简单辨别翡翠ABC货
1、放大镜斜向照明法
用40倍放大镜以侧光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A货翡翠的表面光洁如镜,有很强的玻璃光泽,即使是一些小的砂眼、坑点也会在矿物的晶粒相接处以三角形或多边长条状出现。B货翡翠的砂眼、坑点多以溶蚀孔洞的形式出现,其特点是圆、深、黑、边缘钝蚀。另外,B货翡翠的表面布满线条,有弯曲不一、纵横交错的网状、树枝状沟纹,就像老化的柏油路面一般。
2、声音鉴别法
在鉴别翡翠手镯的A、B货时我们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进行鉴别。在翡翠无裂的情况下将一只翡翠手镯用手指吊起,拿起另一只手镯或其他硬物轻轻敲击,注意一定要轻轻敲击,用力大了就会对翡翠手镯有损害,或者会影响声音的判断。通常情况下,A货翡翠的声音清脆,悠长有回音,呈金属声,B货翡翠声音沉闷、沙哑。
3、强光照射法
通常用强光手电筒对翡翠进行透射,一般来说,A货翡翠的绿是有色头和色尾的,而且还带有浓淡过渡的斑点成条带状,而C货翡翠在强光透射下,绿色均分布在晶粒周围或裂隙之中呈细线状。
4、肉眼观察法
翡翠的造假主要是通过用玻璃料或者其他玉料来冒充翡翠,或以低档翡翠进行染色卖高价。所以,翡翠成品的鉴别,主要是区分翡翠的真假和判断翡翠的档次。我们在不借助其它工具的条件下,翡翠的鉴别还是靠肉眼观察,所以鉴别的环境也要注意,要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观察,通常在上午9时到下午3时,这时所看的绿色与本来的绿色相同。下午3时以后看绿色会显次,浓艳绿的翡翠不应在阳光下看,浅淡绿色的翡翠不应在阴暗处看。看翡翠一般不在光线直射的地方看,在明亮处看即可。
参考资料来着意绵绵珠宝:
翡翠的A货B货C货是什么意思,如何区分鉴别
翡翠的A货B货C货以下详解
A货是指翡翠玉石从开采到加工成为饰品的整个过程,都没有经过人为的化学处理,它的种质及颜色都是天然形成的,A货也是人们所说的真货。
B货是指翡翠玉石在加工成饰品过程中,经过化学注胶处理,从而改变了翡翠玉石的种质,把普通不透明的玉石改变成透明的玉石,从而破坏了玉石的内部结构,使翡翠玉石失去了天然的灵性,所以B货是以次充好的典型。翡翠B货是经过强酸浸泡后,泡去了杂质,又经过充胶的翡翠。B货翡翠也叫“冲凉”翡翠,它的质地是假的。强酸浸泡之后的翡翠,脏的杂质被泡掉了,但同时翡翠的质地也被完全破坏了,没有玉的韧性,松软而充满空隙,为了在外表上看不出来,又在空隙中加入了透明的硅胶。所以B货翡翠看上去颜色都很漂亮,质地都很通透,但它的价格却很低,常常是同等外观A货翡翠的十分之一左右。很多人不小心买到B货的原因,就是B货往往看起来又好又便宜。但是B货翡翠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一般几年之后硅胶氧化,翡翠会变得面目全非。
C货是翡翠经过人工染色,在原本没有颜色的翡翠上人为地加上颜色,它的颜色是假的,也是假货。染色的方法有很多种,多数都是先将翡翠加热,使结晶颗粒之间的裂隙加大,再局部放到染料中,使颜色顺着裂隙进入翡翠,染上的颜色多为绿色、紫色、黄色、红色。
辨别翡翠的A货B货C货的鉴别方法
1.观察有没杂质 。由于翡翠在大自然中形成,如果是A货免不了存在一些杂质,如黑色、黄色或灰色体,而处理过的B货杂质很少,因为别强酸腐蚀掉了。
2.看色根。所谓色根,是指在翡翠饰品中,有一点或一细条略深一些的绿,这些颜色略深一些的绿色逐渐过渡成为相对较浅的绿称为色根。天然翡翠A货颜色与底配合自然大方,绿色像树根或团片状分布,轮廓分明、清楚。处理过的B货翡翠色根模糊,不清楚,色与底之间像国画那样糊糊涂涂,显斑点、黑点或碎块状漂浮。大多数在灰白或豆青地上显示这种绿。
3.看光泽。A货光泽一般为强玻璃光泽。B货的光泽暗淡,一般看上去为蜡光或树脂光泽,表面与浅部较为通透,越往内部越变得混浊不清。
4.看表面。用高倍放大镜看,A货表面光滑细腻,可见不同矿物颗粒因硬度差异在表面呈现有细微凹凸和颗粒交接纹。质地较差的A货,因抛光不良而引起的沟纹通常只会出现在局部位置,特别是不易抛光的凹处。B货表面杂乱无章,线条弯直不一,呈现蛛网状、树枝状沟纹,表面因硬度差异,出现桔皮状构造。处理较强的B货,表面有龟裂状。
5.看翠性。所谓翠性是一种纤维晶体与斑状晶体交织在一起的结构,可见星点状、针状或片状闪光面,又称苍蝇翅,这是翡翠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也是鉴定真假翡翠的一个重要标志。但鉴定A货、B货不能完全以此作为鉴定证据,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A货翠性明显。B货在处理过程中遭到破坏而翠性模糊,但是,如果酸处理的程度轻微时,翠性也照样看得出,而且很明显。
6.看色。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观察,一是C货加色加得很巧妙,无色的地方不加,而在有色的地方加浓,造成假象,很容易使人上当受骗;二是看第一眼的感觉。人工着色毕竟与大自然的颜色不一样。如果你第一眼看上去,翡翠的颜色不自然就要引起注意。
7.触感。天然翡翠A货触摸感为冰凉的玻璃质感。而处理后的翡翠B、C货,触摸上去有油腻感。
8.听声。当天然翡翠A货与A货碰撞时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并伴有回音。B货相互之间碰撞时发出的声音显得沉闷。
B货翡翠,要在顺着光看的情况下,转动翡翠,找到能清晰看到翡翠表面反光的角度,仔细观察可以看见B货表面有很多凹坑和麻点,是表面的硅胶经风化磨蚀剥离后形成的。另外,B货翡翠的光泽与A货翡翠不同,A货翡翠结构致密,外表散发玻璃光泽;B货翡翠由于注胶,外表散发的是蜡状光泽。
C货翡翠,在对着光看的情况下,仔细看翡翠颜色的分布,常能看出颜色是顺着裂隙分布的,这种颜色分布得不自然,外观很像毛细血管,看到这种情况就可以断定颜色不是天然存在于玉石之中的,而是从外边进入的。另外,染的颜色没有色根,常常是飘在翡翠的表面,颜色也“发死”、“发楞”,没有天然颜色的灵气。
用肉眼简单的鉴别方法:
①水鉴别法: 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就不是A货。
② 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涩的感觉。
③视察法: 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
如何区分翡翠A,B,C货?
众所周知,中国人自古爱玉,尤其是“玉石之王”翡翠,它的色泽、质水和形体的美感,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正因此人们对质量不好的翡翠进行人工处理,使得其更加美丽,根据手段的不同出现了翡翠B、C、B+C货的叫法,甚至还有D货。
翡翠A货:指仅经过机械雕刻加工,其颜色、结构、透明度等均保持天然状态的翡翠,即天然翡翠;
翡翠B货:是指将低档翡翠经过强酸等化学制剂处理漂洗,去除杂质、污点后,用胶或还氧树脂胶等材料填补经酸液浸蚀损失的空间,经这类处理的翡翠,鉴定证书会注明“翡翠(B货)”或“翡翠(处理)”;
翡翠C货:指人工添加外来染料或药品处理后的翡翠及其成品。其方法是借高温高压将染色剂渗入原来无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绿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泽会随时间转淡及变暗。
翡翠B+C货:自然是指B货翡翠和C货翡翠的综合,也就是说既像B货翡翠一样经过了强酸侵蚀,又像C货翡翠一样经过染色处理。B+C货翡翠不管是颜色还是水头看上去都很漂亮。
翡翠D货:用其他玉石和玻璃、塑料类冒充翡翠,主要有马来西亚翠玉、南阳独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绿玉及东陵石等。
老王打个不太恰当却通俗易懂的比方,把翡翠A货比作天然美女,而B、C、B+C货原本很丑,却去整了容,装成美女,而D货压根就是其他物种,还装成是美女!这些都很令人气愤!
那么怎么去辨别呢?
看表面:A货的光泽亮丽,有玻璃的光泽很有灵气。B、C货表面显得呆板,内部结构模糊不清,或者一团模糊。
听声音:A货没有经过化学处理,声音是清脆的金属音,而B、C货其内部的结构都已被破坏,因此其音是一种很闷的声音;
看价格:俗话说便宜无好货,特别是对于对于翡翠玉石,价格便宜就算再漂亮也不是正道啊;
看种地:处理过的水头一般都不错,但看起来总不自然,这就是行话说的“闷”,简单地说,像透明的塑料,有这种质感的东西也要怀疑;
找毛病:俗话说,瑕不掩玉,凡玉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毕竟不是工业产品。一般说来,绵、裂、纹等都属正常,翡翠的这些瑕疵也是翡翠的特性。
这里老王要提醒翠友的是,长期佩戴处理过的翡翠对身体有害。买翡翠一定要选正规有信誉的商家,不能只贪图便宜,看到那些价格低的离谱的翡翠就要谨慎了,不要以为捡漏了,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漏给你捡的!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痴迷者。
若你也爱翡翠,请加个人微信:feicui811(爱翡爱翠珠宝顾问)。公众号:fczbzs(翡翠珠宝知识)
该文章由作者:【菌落】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