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建盏的真假(怎么辨别建盏真假对比)


一文教你识别真假建盏

        这两天不少盏友来咨询了关于真假建盏的问题,如“满天星是建盏吗”,“乌金回蓝是假建盏吗”在入门八问中,本人粗浅的介绍过关于建盏的特点,其实盏友有这样的疑惑,也不为怪。

       究其原因,不过是如今市面上新釉色层出不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本来是用来形容钧窑釉色的,但用在建窑釉色上面也同样非常贴切和形象。建窑的釉色变化,含蓄而细腻生动。微妙的变化使你几乎难以找到两只相同的建盏,鲜明的个性化赋予建盏无穷的魅力。

       其实,识别是否建盏的关键在于,“铁胎”,没错,就是铁胎,它是建盏的根骨,是建盏的魂,也是与其他窑口最本质上的区别。而至于釉色方面,本人是这样理解的,只要其基釉不变,就可以说是建盏,毕竟任何事物都需要变革,需要创新。建盏釉色的微妙变化和多种因素相关,并且这种影响是综合的、微妙的、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有三个方面:1.釉的成分。2.温度。3.窑内“氛围”。

       之前入门八问里,给各位进行过主要釉色的分类。而市面上常见的油滴没有提及,有盏友问我是否忘了,首先谢谢这几位细心的盏友,本人也给几位盏友做出了解释。其实,关于“鹧鸪斑”与“油滴”的分类,业内一直也有争执。宋人崇尚简素,风雅,而油滴、曜变等离宋境实在太远。但是宋代人对鹧鸪斑没有具体的颜色和形状的交代,致使今人有许多不同的见解与分歧。就鹧鸪胸臆上之斑还是羽翼上之斑尚争论不休。鹧鸪斑之名在宋代不仅仅出现在建盏中个,同时出现在沉香和端砚品种名称中。特别是沉香中对什么是鹧鸪斑说得很明白,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香》:“鹧鸪斑香,亦得之于海南沉水、蓬莱及绝好笺香中,槎牙轻松,色褐黑而有白班点,点如鹧鸪臆上毛,气尤清婉似莲花。”另外《清异录》鹧鸪沉界尺条:“沉水带斑点者,名鹧鸪沉。华山道士苏志恬,偶获尺许,修为界尺。”宋人的标准只有一个,不论是在品香还是品茶标准应该是一致的。再加上《清异录》“闽中造盏,花纹类鹧鸪斑”中的“类”一同来加以考虑,那么应该可以确定:凡与鹧鸪臆上毛相类似的椭圆形的斑点状的花纹均可以称为鹧鸪斑。以白色为正色,但也可以是其他颜色。兔毫亦只取其形,金兔毫,银兔毫,异兔毫等均属兔毫。毫无疑问,现在所称的“油滴”就是宋代的“鹧鸪斑”。“油滴”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贞和五年到应安五年(1349–1372)的《异制庭训往来》一书。

       那么以上类似的问题我们就很容易回答了,“满天星”是盏匠或盏友根据其结晶的分布及形态所取的称呼。其实也是属于鹧鸪斑的一种,自然是建盏。至于“乌金回蓝”也是在乌金釉作为基釉的基础上,其成品,釉色黑中泛蓝,称之乌金回蓝,无疑也是建盏。

简而言之,铁胎是建盏的标准,至于釉色,基釉应为传统釉,若所施釉水为外来窑口釉水,亦不能称之建盏。

怎样鉴别建盏的真假(怎么辨别建盏真假对比)

建盏真假如何辨别?

       要说20年来升值幅度最夸张的高古瓷,建盏得算一类。建盏沉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其制作工艺呈现的独特审美趣味,都吸引着新老藏家的目光,在各大拍卖会上,更是屡创高价。

      文风鼎盛的宋朝,文人墨客、富贾政客对建盏竞相追捧,而宋徽宗著作的《大观茶论》中提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更是将黑盏一举推崇为朝廷贡品,创建建盏历史新高度,从此与青瓷、白瓷“三分天下”。

      古代的建盏烧制要进过13道工序,以柴烧为加热,使釉面产生各种自然奇特的斑纹。

       由于受外界气温、气压、湿度以及加柴部位的不同,使得在不同的窑位、窑温会不同,最终使得还原气氛不同、温度升降幅度不同,从而产出了兔毫、金兔毫、蓝兔毫、银兔毫、金油滴、银油滴、鹧鸪斑、曜变等不同的建盏。

      ▲鹧鸪斑 而这一变化即便是拥有几十年经验的窑工也只能控制出普通兔毫,如银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这些窑变盏的生成也只能靠天意了,所以建盏的魅力在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千”。

如何辨别建盏真品?

 1、看器型 建盏的器型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一件好的建盏一定要器型规整、无大的变形和凸起、不开裂、无气泡、少针眼。判定器型是否规整可以将建盏倒扣在表面平整的桌子上,紧密贴合说明器型规整。

2、看斑纹 好兔毫盏斑纹的底色是青黑色,即黑中带青,斑纹柔长为美,纹理清晰,分布平均,且具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效果,兔毫能从盏口延伸至盏底者为最佳。 好油滴盏斑纹清晰可见、斑点大小不一,盏内外斑点分布均匀饱满,盏口位置能布满斑纹为上品。

 3、看胎质 建盏的胎土是铁含量很高的铁胎,胎质厚重粗糙,颜色一般为深灰或者深褐色,轻轻敲打有类似金属碰撞的声音。

4、看釉色 在窑内高温还原的过程中,胎土中的铁与釉面中的铁产生化学反应,析出各种铁系结晶,生成的各种由内至外的奇特花纹,是一种自然天成釉色。若看到斑纹粗大且颜色十分炫目的建盏,就要注意了。

 5、看幻彩 精品建盏都会泛出蓝色、银色、金色、七彩等幻彩效果,在阳光、灯光或者装进茶水后能反射出不同的光芒,也可以用放大镜查看。 建盏的作伪方式

      整器新烧 整器新烧品指现代人全新烧制的仿古制品。不使用建盏工艺的劣仿,然而市面这一类的低劣仿品,大多连「风格与宋盏相近」都无法做到。

      使用建盏工艺的普仿 较高水准的仿品,会学习宋代建窑的风格和工艺。这类盏虽然可以在釉色上接近古人,但如果直接出窑就上市,也不难分辨,因为新盏则会有明显的贼光,比较容易被识别,所以作伪者为此采用酸洗等手法将新仿盏消光以求更加逼真。 其中酸化消光是先将酸性物质与泥土混合,再将盏埋入这种人造的酸性土壤中,过段时间拿出来,“贼光”就不见了。 这种方法处理的盏,以放大镜观察,常能看到釉面上有许多不规则的凹坑。

 ▲左图为内盏壁,右图为放大50倍后影像 这是釉面被酸咬的结果,人工腐蚀的程度不同,凹坑深浅不同。若是自然老化的釉面,是不会有这种不规则凹坑的。

 ▲宋代老盏标本 建窑遗址出土的真正宋代建盏,只会有气孔,其余釉面平滑,不会有不规则凹陷。 此外,建盏的窑膜目前无法人工伪造,可以作为判定新老的决定性依据。

▲带有窑膜的宋代油滴大盏瓷片 真品改制

 1、接底 接底就是将建窑出土的老盏胎底与新烧器物相接,建盏多数施半釉,底部无釉露胎。 露胎部分是鉴别新老的重要参考,也相应催生「真老底」+「新部件」的作伪方式。 通常的接底手法是使用黏合剂将新老部件结合在一起,仔细观察露胎部分,或以荧光、金属刮擦等手法辅助,不难分辨人为粘接痕迹。

2、生烧品重新进窑复烧 建窑遗址曾出土相当数量的生烧品,即火候不够的乳白、灰白釉产品。宋代生烧品即使器形完整,价值也有限。 复烧仿品大致有二种情况,一是接老底复烧,也就是上面是新的,底是老的,二是整个老器复烧,有的还在老器上加彩复烧。

3、无款老盏添加后刻款 宋代建盏有丰富的底款,同等釉色表现下,有款的盏价格会更高,尤以「供御」、「进琖」等御用款为贵。其中「进琖」多为印款,仿制难度大,如有伪作,也很容易露马脚。

▲宋代进琖款底足标本 「供御」多为手刻款,宋代出土品即有各种各样的字体,是后刻款伪作重灾区。遇到带底款,尤其是御用款的宋盏,须谨慎入手。

▲宋代「供御」款底足标本

4、残缺瑕疵件修补伪装全品 窑址出土的老盏,可能有各种瑕疵,如缺损、粘匣钵等。这类伪作可仔细观察,或以金属刮全盏听声辨认,全品与修复品声音有不同。

建盏真假如何分辨

可从器形、斑纹、胎质、釉色、错觉等方面进行区分。1.从造型上看,剑盏的造型可分为四类:开、撇、敛、束。无论是哪种形状,对于一件好的建盏作品来说,都必须满足形状规整、无大的变形和鼓包、开裂、无气泡、针孔少的要求…一个好的建盏,必须满足形状规整,没有大的变形和鼓包的要求。器件的形状是否为圆形,可以从灯口处用肉眼观察,判断是否变形的方法是用已建好的灯的反面在平板上看。…

如何分辨建盏的真伪?

建盏的真假几个误区,如何看到底是不是真的健盏?所谓建盏是产在福建建阳窑的一种黑釉茶盏,年代主要都是以宋代为主,原因是因为宋代斗茶风气很盛。最开始是由日本人收藏建盏,又被称为天目。当然建盏不是只有黑色的,还包括有柿红色,以及龟背盏。

建盏现在仿制的水平已经相当高了,但是因为当初建盏产量很多,现在市面上还是可以见到一些真正的老建盏。不过有个问题是因为建盏,因为年代久远又是因为出土的关系品相都不是太完整。因此从这个特征来看就可以当作段正伪的依据之一,比如说有一些老化的痕迹,或是一些明显的出土的痕迹。另外,现代人做的建盏,窑变效果相对于正品会更突出,真正的建盏反而比较内敛,有时候甚至没有窑变效果。

日本现存的曜变天目,基本在国内就没有全品,很多只是残品,所以因此你看到类似曜变天目那一种璀璨的窑变效果十之八九都是新货。另外,建盏的器形也是很特别,他的收底的效果会比其他的茶盏要明显,施釉也有特征,不大会上满釉,一般建盏外部大概都是上一半釉而已,有一些上釉比较厚的建盏会有垂珠的效果,通常这些会认为是真正建阳窑产出的建盏。当时福建和南方还有几个窑口都有烧类似建盏的茶盏,但是各有各的特色,要弄清楚,也不是很容易,因此像这一些窑址的茶盏,也可以称作为建窑系的产品,一般上釉没有真正建阳窑的建盏厚,窑变效果也不明显。

最后再提醒两点,第一,老建盏有时候会用大漆修复的,修得好的话一时间很难看出来修过,一不小心就会买到修过的建盏。再来,有些人利用老建盏的底和新胎釉烧出来的新旧结合的建盏,再经过做旧处理,会有很高的迷惑性,这种仿品需要辨别清楚,还是要多看真品,不能只看的底,因为有时候底对,而其他地方都不对,那还是假货。

建盏真假鉴别的最简单方法

1、看胎质

铁胎是建盏独有的特质,建盏胎体原料取自建阳水吉当地的粘土,这种粘土的含铁量很高,是为同时期其它窑口的数倍。

建盏胎体含铁量约为7%-10%,这是很多仿制的建盏都不能达到铁胎的标准的主要原因。建盏的高含铁量使其从外观上看,胎体多呈灰色或者灰黑色,采用氧化烧的建盏胎体则以黄色或黄褐色为主。

2、看重量

建盏胎体因富含铁元素,形体厚重,其胎骨坚硬似铁,正如蔡襄在《茶录》中所提到的: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建盏胎体厚重,经过加热之后能使茶汤的保温更为持久,最适宜饮茶。其他窑口仿制烧成的盏器胎体较薄或是含铁量较低,都不及建盏。

3、看釉色

建盏的釉色有着窑变无双的独特之美,“入窑一色,出窑千变”,在窑火的作用之下产生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

建盏的结晶釉区别于普通釉的一大特征在于釉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可见结晶体(即我们所能看到的釉面上或釉中的晶花),不是人工彩绘能达到的,无需彩饰、彩烧。

购买建盏注意事项:

买盏要先看底款,底款是标注作者的唯一方式,或是用名字做底款,或是用自己的品牌名做底款,不论选择哪一类底款,都应该表现出作者是谁。在质检局批准建盏作为商品之前,建盏师傅都是自产自销,确实存在无底款的作品。

不过,随着商家不断增多,市场也在不断扩大,现在的建盏产量远超从前,所以刻底款已经是常态,不论是哪位师傅出于什么理由没刻底款,这类盏都是不值得相信的,鉴别真伪的第一步,就是看有没有底款,又是哪位师傅的。

鉴别建盏真伪的方法

1.鉴定建盏,从釉面开始看起,建盏的釉面一般不会那么的光鲜,假如很光鲜的一般是加了其他东西的,并不是传统的建盏,有可能加的是德化釉,并不是纯建盏,好看,但是最好少用来喝茶!

2.建盏还看胎底,也就是建盏的底座,一般会比较厚重,假如是很薄的,请注意,有可能是白瓷,并不是建盏!

3.还看建盏的碗壁,一般建盏的碗壁也是比较厚重的,当然也有是机压胚,也就是机器压的胚料,会比较轻,但是再怎么来说,一般都会比瓷器这些看起来厚!

4.还可以将建盏摔坏,假如碎片摔坏的口子是灰色的,那一般就是真的建盏;假如是白色的,那就是白瓷,也就是假的;因为建盏是铁胎,所以是灰色的,假如是白色的就不是铁胎了!

5.建盏还分柴烧盏和电窑盏,柴烧的盏一般比较古朴,颜色比较暗淡,但是毕竟复古,成本也比较高,因为生产难度高;电窑盏一般比较亮,生产成本会比较低!所以鉴定一定要判定清楚是柴烧还是电烧!

6.瑕疵的体现为,裂底、跳釉、鼓包、缩釉、干口、气泡、釉裂、沾底等等,当然有些瑕疵上去反倒好看,那这样这个盏还挺值得的,有些瑕疵就破坏了整体的感觉,那这个盏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该文章由作者:【朱总理】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