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分类及等级划分标准(建筑物等级划分一般有哪几种)


建筑物的等级有哪些,如何划分的,

建筑物按照破坏后果影响等级分为三个等级:

1、一级。

属于重要的建筑物。

2、二级。

属于大量的一般建筑物;

3、三级

属于次要的建筑物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专业中简称为安全等级、结构安全等级),是为了区别在近似概率论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中,针对重要性不同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的结构可靠度而提出的。

扩展资料:

建筑结构安全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系统性较强的问题,主要包括了安全等级划分、设计理念和方法以及结构质量的检验与控制等,是指建筑物具备应有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实用性等基本功能。

目前,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寻求质量与经济之间的最大效益平衡点。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节约材料或者资源,可能会给建筑结构安全性能带来一定的风险。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J 68-84)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构安全等级

建筑类别划分介绍?

说到建筑类别划分,相信很多建筑人士比较陌生,一般建筑类别划分怎么划分?建筑防火类别划分?中达咨询梳理建筑类别划分的基本内容:

建筑类别划分类别可以分为:

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乙丙丁戊

2. 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3. 防火分区:根据生产类别、耐火等级、层数来确定防火分区最大占地面积。

4. 防火间距: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确定。

其中建筑防火类别划分的基本内容如下: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及火灾危险性,对建筑物防火设计进行分类,世界各国有各自的规定。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将建筑分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一些特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般称“低规”)适用于9层及9层以下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单层、多层和高层工业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般称“高规”)适用于10层及双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超过 24米的公共建筑。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米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高层建筑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一类和二类。高层一类建筑包括居住建筑中的高级住宅、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公共建筑中的医院、高级旅馆;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商住楼;中央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建筑物高度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高层二类建筑包括10层至18层的普通住宅;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建筑的分类与等级

一、建筑的分类

1、建筑物按照它的使用性质,通常可分为:

 (1)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工业建筑:为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也可以叫厂房类建筑,如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储建筑等。厂房类建筑又可以分为单层厂房和多层厂房两大类。

 农业建筑:用于农业、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温室、畜禽饲养场、粮食与饲料加工站、农机修理站等。

(2)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

2、民用建筑分类

(1)按照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主要是指提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公寓、别墅、宿舍。

 公共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其中包括:

 行政办公建筑: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楼。

 文教建筑:学校、图书馆、文化宫等。

 托教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等。

 科研建筑:研究所、科学实验楼等。

 医疗建筑:医院、门诊部、疗养院等。

 商业建筑:商店、商场、购物中心等。

 观览建筑:电影院、剧院、购物中心等。

 体育建筑:体育馆、体育场、健身房、游泳池等。

 旅馆建筑:旅馆、宾馆、招待所等。

 交通建筑:航空港、水路客运站、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等。

 通讯广播建筑:电信楼、广播电视台、邮电局等。

 园林建筑: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亭台楼榭等。

 纪念性的建筑:纪念堂、纪念碑、陵园等。

 其他建筑类:如监狱、派出所、消防站。 

 (2)按照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分类: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大量性建筑:指建筑规模不大,但修建数量多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分布面广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校、医院、中小型影剧院、中小型工厂等。

 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影剧院、航空港、火车站、博物馆、大型工厂等。

(3)按照民用建筑的层数分类:低层建筑,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

 低层建筑:指1~3层建筑。

 多层建筑:指4~6层建筑。

 中高层建筑:指7~9层建筑。

 高层建筑:指10层以上住宅。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为高层。

 超高层建筑:建筑物高度超过100米时,不论住宅或者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4)按照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类:木结构建筑,砖木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其他结构建筑。

 木结构:

 混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

 钢结构:

 其他结构:

二、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建筑物的等级一般按耐久性、耐火性、设计等级进行划分。

(一)按耐久性能划分:

耐久等级 耐久年限  使用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

一 100年以上  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 50~100年  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 25~50年  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 15年以下  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二)按耐火性能划分:表1-3建筑物耐火性等级表。

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指标,它是由组成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最低值所决定。

按耐火等级划分为四级,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性能重要的或者规模宏大的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大量性的或一般性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次要的或者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耐火等级按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这两个因素确定。

燃烧性能:把构件的耐火性能分成非燃烧体、燃烧体、难燃烧体。

耐火极限:是指任一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坏;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三)民用建筑设计等级划分

1.特级工程

2.一级工程

3.二级工程

4.三级工程

5.四级工程

6.五级工程

房屋建筑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建筑物按照破坏后果影响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属于重要的建筑物。二级属于大量的一般建筑物;三级属于次要的建筑物。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是针对重要性不同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的结构可靠度而提出的。建筑等级是依据建筑物屋架、屋顶、楼坪、地坪等所用材质、结构情况等因素将各种建筑物所划分的等级。由于建筑等级不同,其罹灾率与损毁率亦各异,因而建筑等级在以火灾为主的财产保险中是核订保险费率主要依据之一。

建筑物分类及等级划分标准(建筑物等级划分一般有哪几种)

什么是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建筑之间有什么区别?

1、高度不同:一类建筑高度100米以上,二类、三类、四类建筑高度100米以内。

2、建筑檐高不同:一类建筑檐高≥20m,二类建筑檐高≥12m,三类、四类建筑檐高12m。

3、建筑跨度不同:一类建筑跨度≥24m,二类建筑跨度≥15m,三类、四类建筑跨度15m。

4、建筑面积不同:一类建筑面积≥6000㎡,二类建筑面积≥3000㎡,三类、四类建筑面积3000㎡。

5、耐久等级不同:一类建筑物的耐久性超过100年,二类建筑物的耐久性为50至100年,三类型建筑物的耐久性为25至50年,四类的建筑物的耐久性不到15年。

建筑及其基本要素和建筑物的分类与分级

一、建筑及其基本要素:

1、建筑、建筑物、构筑物;

2、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二、我国的建筑方针。

1、建国初期: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2、1986 年:全面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

三、按使用性质分:

民用建筑: 居住建筑:住宅、宿舍、公寓等;

公共建筑:办公、商业、医疗等;

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温室、粮仓、 饲养 场、养殖场等。

四、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砖木结构建筑、砌体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其他结构建筑。

五、按建筑层数或总高度分:

1、住宅建筑: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

2、公共建筑:超过24m,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

3、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其是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六、按建筑物的规模分: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七、按施工 方法 分:现浇现砌式、预制装配式、部分现浇现砌、部分装配式 。

八、建筑物的等级:耐久年限、耐火等级。

1、耐久年限 :安全使用的年限

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L37-87)中对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也作了规定:

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2、耐火等级

(1)影响因素:房屋的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2)耐火极限: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时所延续的时间。

(3)材料的燃烧性能:燃烧材料、难燃烧材料、非燃烧材料;

该文章由作者:【氰化氢】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