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翡翠才是好翡翠?
好翡翠的标准有哪些
1、好翡翠的标准-翡翠体积
在翡翠参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的翡翠价值就越高。这种标准主要适用于特殊款式的翡翠成品。
2、好翡翠的标准-翡翠颜色
“正浓阳匀”是翡翠颜色的四字经。“浓”是指翡翠颜色的饱和度,即颜色的深浅。以绿墨水为100%做参照比例的话,国际上认可的最优浓度在70-80%之间。低于或高于这个颜色深度的翡翠难以称之为极品翡翠颜色。
“正”指的是翡翠颜色的纯正程度,最“正”的翡翠颜色是在观察时看不出有其他颜色。很多翡翠在仔细观察时会有偏黄、偏蓝、偏灰的情况,此类都不能算是正。
“阳”指的是翡翠明亮程度,翡翠颜色的鲜阳呈现是决定翡翠最关键的因素。翡翠的“阳”可以比喻为清晨中蓬勃发展的植物嫩芽,又活力、又新鲜!
“匀”指的是翡翠颜色的均匀程度。翡翠“匀”要求翡翠360度颜色都一致,翡翠内部瑕疵到时颜色发生变化。
3、好翡翠的标准-透光性
透光性是指翡翠光投入翡翠内部的深度。若翡翠所透过的光特别多,会出现“水汪汪”的感觉,就是所谓的水头足的意思。若光线无法穿透翡翠内部,翡翠就显得十分“呆板”,就是所谓的水干的意思。翡翠种透光性由高到低: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等。所有好的翡翠通常都是玻璃种或者冰种。
透光性好的翡翠更加灵动、冷冽的水润干,再搭配均匀的颜色十分的好看。
4、好翡翠的标准-质地的粗细
质地是指翡翠内部结构晶体颗粒大小的细腻和晶体与晶体之间的致密程度。翡翠内部结构情况直接决定了翡翠的透光性。翡翠质地越细腻,抛光后翡翠的反光度越强,显得很有“刚性”。所以看上去十分的漂亮!
5、好翡翠的标签-翡翠的切工
翡翠的切工可以从:翡翠的厚度、轮廓、成品对称性、长宽比例和弧度。轮廓决定了翡翠成品的卖相好不好;翡翠对称是指翡翠上下左右是否有歪斜情况;长宽比例对轮廓影响大,受限于原料大小会影响雕件最终效果;厚度是对翡翠规格大小的体现,薄的翡翠价格更低;弧度指的是翡翠线条的流程度,灵活度。自然顺畅的线条显得翡翠更有灵性。
6、好翡翠的标准-翡翠的净度
翡翠的净度值得是翡翠内部瑕疵的多少。翡翠净度与价值的关系主要考虑,瑕疵是否影响了翡翠的美观及耐久性的影响。瑕疵的明显程度包括颜色、形状、位置及大小方面,对翡翠整体的影响程度。
7、好翡翠的标准-裂纹
翡翠的裂纹指的是翡翠晶体之间无实物填充的间隙,并不是指翡翠的纹路。翡翠的裂纹对耐久性有很大的危害,按照力学性质分析分为张性裂纹和剪性裂纹,张性裂纹危害更大。翡翠裂纹在长期佩戴之后,极易导致翡翠断裂。
翡翠(处理)是什么意思鉴定书中翡翠手镯(处理)是什么意思
1、“处理”不是处理品,也不是价格作了调整的物品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翡翠饰品前,将“处理”二字理解成为是价格作了降低的“处理品”,消费者是多花了钱还蒙在鼓里。少数商家明明知道“处理”的含义,但或含糊其词,或顺水推舟对“处理”二字作错误的解释,误导了消费者。
2、翡翠经过了处理,就已不是纯天然翡翠。在1996年发布(1997年5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中规定:翡翠(处理),就是经酸洗去除杂质后,做了注胶处理或做了人工致色(染色)处理的翡翠。实际上就是以往珠宝界称之为的翡翠B货、C货或(B+C)货。自1997年5月I日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生效实施后,在翡翠商品的标识标签中,已取消了翡翠A货、B货、C货和(B+C)货的名称标注,而用“翡翠(处理)概括并取代了翡翠B货、C货和(B+C)货。在2003年的新版国家标准中。对翡翠的质量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将过去视为A货的漂白翡翠、浸蜡翡翠也归为“处理”翡翠。珠宝玉石名称后面没有括号注明,则表示是天然物品(真货)。如标签上物品的名称为“翡翠戒面”,则表明物品是天然翡翠制成的戒面,此戒面没有注过胶,也未染过色。
翡翠手镯价值鉴定
首先理解处理翡翠意思
“处理”不是处理品,也不是价格作了调整的物品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翡翠饰品前,将“处理”二字理解成为是价格作了降低的“处理品”.因而多花了钱还蒙在鼓里。少数商家明明知道“处理”的含义,但或含糊其词,或顺水推舟对“处理”二字作错误的解释,误导了消费者。
然后弄明白处理翡翠具体含义
翡翠经过了处理,就已不是纯天然翡翠。在1996年发布(1997年5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中规定:翡翠(处理),就是经酸洗去除杂质后,做了注胶处理或做了人工致色(染色)处理的翡翠。实际上就是以往珠宝界称之为的翡翠B货、C货或(B+C)货。自1997年5月I日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生效实施后,在翡翠商品的标识标签中,已取消了翡翠A货、B货、C货和(B+C)货的名称标注,而用“翡翠(处理)概括并取代了翡翠B货、C货和(B+C)货。在2003年的新版国家标准中。对翡翠的质量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将过去视为A货的漂白翡翠、浸蜡翡翠也归为“处理”翡翠。珠宝玉石名称后面没有括号注明,则表示是天然物品(真货)。如标签上物品的名称为‘.翡翠戒面”,则表明物品是天然翡翠制成的戒面,此戒面没有注过胶,也未染过色。
最后需要知道处理翡翠能不能卖
允许商家峭香处理过的翡翠,但应标明并向消费者说明国家从来没有规定禁止销售处理过的翡翠,但要求对人工处理的情况标明。同时。销售者有责任和义务向购物者解释,说明真相。因为知情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最起码的权利.在此前提下,才可能避免欺骗行为。经过处理的翡翠可能具有很好的外观特征.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但与相同规格、相同款式、相同色泽的天然品相比,其价值要大打折扣,其合理的成交价格要低得多。对此,消费者在购物时最好能够心中有数。
翡翠检测标准GB/T16552GB/T16553GB/T16554GB/11887是什么意思
GB/T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2010 《珠宝玉石鉴定》
GB/T16554-2010《钻石分级》
GB 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
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珠宝玉石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方法及鉴定特征。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鉴定、文物鉴定、商贸、海关、保险、典当、资产评估以及科研教学、文献出版等领域。
注意:GB 11887-2012将于2016-05-04被GB 11887-2012/XG1-2015《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第1号修改单替代。
扩展资料:
翡翠证书上CMA、CAL、CNAS/CNAL
将翡翠放在荧光灯下,观察其颜色变化,A货和C货不发生变化,B货有荧光,泛白色。C货经过染色处理,故其颜色沿裂隙分布,分布不均匀,细心观察肉眼即可看出。
翡翠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没充填之前表面见溶蚀凹坑,使之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加人树脂或塑料等有机充填物后,翡翠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B货扩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看起来很不自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翡翠
打珠宝标签有几个执行标准?
经质检部门检验,目前规定黄宝标签标准打发: 白色、黑色、紫色:千足金合成立方氧化锆 红色:千足金合成红宝石 蓝色:千足金合成蓝宝石 星光:千足金合成星光宝石 绿色:千足金翡翠(处理) 配有辅石的,必须要在标签的另一面打“配立方氧化锆” 钻石 钻石:钯950/铂950/金750钻石(戒指、项链····) 彩金: 金750(戒指、项链····) 玉器 翡翠B货:翡翠B货(处理)手镯··· 翡翠A货:翡翠A货手镯··· 白色锆石:钯950/铂950/金750合成立方氧化锆(戒指、项链····) 白色金属镶的彩色宝石一般是天然的,但是必须看是一下鉴定证书,以下是天然宝石标签 蓝色宝石:钯950/铂950/金750蓝宝石(戒指、项链····) 红色宝石:钯950/铂950/金750红宝石(戒指、项链····) 还有紫晶、石榴石等要按照证书打标签。 万足金:千足金(戒指、项链····) 黄金: 千足金(戒指、项链····) 铂金: 铂990(戒指、项链····) 铂999(戒指、项链····) 钯金: 钯990(戒指、项链····) 钯999(戒指、项链····)
该文章由作者:【鬼谷下山】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