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会到河滩捡石头,河滩上的白色石头,真的是玉石吗?
在河滩上的那些石头很多都是普通的石头,只有极少数才是真正的玉石。
在一些山里的河滩上,我们经常能看到有很多光滑的石头除了我们正常见到的鹅卵石之外,还有白色的石头,很多人认为那种石头就是翡翠等玉石的原石,所以在那些地方我们还能看到有人在哪儿捡这些石头,但是这些石头,并不一定是玉石或者翡翠 但是我们也不能盖棺定论,万一有呢,它们基本上就是普普通通的石头,只是看上去比较白,在一些旅游的地方可以做一些小挂饰小物件什么的来卖给去当地旅游的人。
玉石形成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先是岩浆侵入,然后等岩浆冷却成石头以后,才有极个别的地方出现了翡翠这种玉石原石,然后后来又经历了各种地质活动,变成石块,被河流的搬运作用带到外面,并且被河流冲刷,逐渐变成鹅卵石,但是这部分是非常少的,而翡翠原石的产出基本都是人工挖出来的,真正依靠河流找到的原石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占的比例是特别小的一部分。
在河滩上的白色鹅卵石在我们看来它可能是很白,并没有什么杂质,但是如果用玉石的标准去检测的话,那些鹅卵石里面其实是有很多杂质的,并不能称得上是玉石,只能说是一些比较好看的石头,但是虽然它们仅仅只是鹅卵石,它们也有它们自己的价值,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许多鹅卵石做成的工艺品,在几十年前,还有鹅卵石盖成的房子,所以鹅卵石还是有很多价值的。
综上,人们在河滩上捡到的就是比较漂亮的一些鹅卵石,再加上纯白色的鹅卵石比较少,所以人们就当成了玉石,但是万一真瞎猫撞到死耗子了,那就赚了。
和田玉 “山流水” 料这么诗意的名字是到底是怎么来的?
几年前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的一件玉雕作品,标价高达5亿元人民币,这件作品就是玉雕大师袁嘉骐的作品《大爱如天歌》,它精美绝伦、浑然天成的创作就是这尊玉雕的身价。另外的价值就属于山流水料的这块玉料。那么山流水料是什么,为何能开出如此天价呢,那就详细了解和田玉中的山流水料
1、山流水的特征:
山流水这个名称是很富有诗意的,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山流水料一般出现在河流上游,矿床属残积、坡积、洪积型或冰川堆积型。这类玉材距原生矿近,虽受自然剥蚀及泥石流、雨水和冰川的冲蚀搬运,但然加工的程度有限,尚未完全变成子玉,所以新疆玉料商人平时戏称它为玉的妈妈。
2、和田玉山料:
山流水出现在河床中或曾经是河床的戈壁滩上,玉石的棱角稍有磨圆是山流水的特点,这是因为山流水料受一定程度的风化、磨蚀,“次棱角状”是地质学称号,因为所开采的未知距离比较接近原生山料的位置,因此山流水料普遍都是比较大的块度,所以有《大爱如天歌》这样的作品。
3、和田玉山流水料:
山流水有些像山料的形状,外表大多地方是经过自然风化和太阳辐射形成天然的皮壳。使得有人就利用这些特点用山料来造假,因此一定要仔细辨别皮色的真伪,说到山流水料不得不提俄山流水,其实俄罗斯料没有能够达到子料定义的。产自和田玉龙河和喀拉喀什河的河床里的被河水作用数万年,冲刷作用搬运过来的玉料,和田玉子料就是产自玉龙河河坝里的料。
山流水料经过了山洪和河水的冲刷,棱角比较圆滑,有较光滑的表面,甚至表面也有一定的包浆和毛孔。一般有薄的皮壳,有水波纹,比较细腻的质地更加的细滑,相比山料还要有更好油性,山流水料通体没有开采面,就是找不到和山体生根的面是因为已经脱离了山体和矿脉。
什么是山流水料
山流水料
山流水名称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是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名称,即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经洪水冲刷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玉石的棱角稍有磨圆,地质学称为“次棱角状”,距原生矿较近,表面较光滑。山流水原料中有一部分又称为“戈壁料”,是玉石在戈壁滩上经千百万年的风吹雨打风化形成的,表面凹凸不平却油亮光润,也是很奇异又有特色的玉石原料。
辨识
和田玉山流水料的特点:开采出的位置离原生山料的位置近,块度较大,玉石棱角稍被磨圆磨掉,表面已经变得比较光滑,表面有定向性的水蚀痕迹,玉料比山料更润滑、细腻,油性稍好,形成时间比山料稍久远。
和田玉籽料的特点:块度比较小,一般为卵石形状,表面很光滑圆润,带皮色 玉料的疏松部分或绺裂处受到矿物的侵入形成的颜色。
和田玉山料特点:块度有大有小,呈明显的棱角,质量不如籽料玉石,略显得粗糙,能看的出颗粒感,不带皮色,油性差,有的山料靠近外部有红糖的颜色。
和田玉戈壁玉的特点:产出地在戈壁滩,块度较小,表面有不定向的风蚀痕迹,玉质非常细腻温润,油性极佳,并且硬度比和田籽料还要高。
该文章由作者:【楼盘点评】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