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酒液等表面的霉变层。亦泛指东西受潮所生的霉斑。(旧读pú)形声。字从酉从菐,菐亦声。“酉”指“发酵物”、“酒”;“菐”意为“外皮”、“外衣”。“酉”与“菐”联合起来表示“酒液表皮”。
各地方言集汇
粤语:buk6pok3/n
客家话:[海陆丰腔]puk8pu3[客语拼音字汇]pug6[客英字典]puk7[梅县腔]puk7[台湾四县腔]puk8pu3
详细解释
醭bú/n〈名〉醋或酱油等表面上长的白色霉[mold mould]。如:醭苔(发霉时表面生的白毛)
康熙字典
《酉集下》《酉字部》·醭·康熙筆画:19/n
《廣韻》《集韻》普木切《正韻》普卜切,����音攴。《廣韻》醋生白醭。《集韻》酒上白。又《五音集韻》博木切,音卜。義同。
该文章由作者:【材料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